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 台灣經濟轉型契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 台灣經濟轉型契機

2008年11月18日
本報2008年11月18日台北訊,林穆琳報導

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成果展現場,包括文建會、公共工程委員會、原民會及農委會等許多部會攤位呈現5年來推動的心血。生態保育是負債或資產?國人常陷入環境和開發水火不容的兩難思維中,一提到生物多樣性保育,立即想到花錢圈地、不得開發,為動植物生存勒緊肚皮;但在16日一場「生活與生物多樣性講座」中,林試所趙榮台博士提醒:「保育是儲存資金,為後代生產利息。」台大生態學暨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玲玲也表示,在全球氣候變遷之下,台灣經濟必須從耗能的重工業及加工業中走出,轉而站在維護生物多樣性角度,藉「永續利用」,尋找機會在未來國際趨勢中順利轉型。

「生活與生物多樣性講座」為農委會林務局主辦「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成果展」的系列活動之一。該項展覽集中展示政府各部會5年來推動生物多樣性的努力成果;講座部分則邀集國內數位著名學者,就個人保育經驗及觀察心得予以分享,並針對國內推展工作不足之處提出建言。

保育是儲存資金  讓後代「無限續杯」

趙榮台在「無限續杯」的分享中,提醒國人自1993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生效後,全球對保育的概念是有轉變的,促成生態資源的永續利用才能有效維護生物多樣性。目前大部分人仍將保育視為花錢的工作,但其實保育是儲存資金,為後代生產利息。

在趙榮台的眼中,台灣已不乏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的成功案例。以台灣瀕危的紅豆杉為例,科學家發現紅豆杉的樹皮可提煉出紫杉醇,這是化療中極為重要的抗癌成分,2008年全球市場需求500公斤,產值約有20億美元;國內也有2~3億的產值。但以往需從樹皮提煉,是無法永續的作法。國內林試所已找到藥廠合作,研究出以樹葉和樹枝提煉的方式,並在實驗室合成,但需耗費28個步驟,成功率僅有0.5%。在後續研究過程中,發現以代謝中的產物10-DAB來萃取,只要10個步驟、成功率高達80%,所萃取的紫杉醇濃度更高達3倍!

「幸好有遺傳多樣性!」趙榮台驕傲分享,台灣從100多個品系中,挑選出耐熱、枝葉繁茂且紫杉醇含量高的品系,並利用在20公頃台東原住民保留地,與當地原住民合種,保證收購。

有鑑於以往許多人只單純找到新藥材開發,即戴上「永續利用」的帽子,趙榮台一再強調,其中必須經過審慎評估,在經濟、生態、社會三方面都真正達到可持續,才是真正的「永續利用」。以紅豆杉開發抗癌成分的案例為例,趙榮台分析,一是原料可持續,經濟產值提升;二是原住民技術及經濟可獲提升;三是原來的原住民保留地呈現荒蕪,今因種植紅豆杉而改善了水土保持及四周生態;四是野生的紅豆杉因可持續利用而獲得保育。此外,藥廠也承諾未來獲利,均將與原住民分享。

以生態平衡為基礎  才是穩定的持續獲益

「牽成永續發展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張隆盛也在「南極氣候與變遷」的講題中,突顯台灣徘徊於經濟和保育策略上的困境,他引用環保署回應京都議定書的統計:「台灣截至目前為止,沒有明確的(減碳)政策,如果要(如同議定書中所要求)減少排放量到1990年水平,據估計(台灣)經濟要衰退一半以上。」

台下與會來賓則對此統計數字表示不解:「從第三世界的經驗看來,貧困確實是保育的絆腳石,但極欲邁入開發國家的台灣,為何推動保育過程中還是始終從經濟層面去思考?」對此主持人李玲玲回應:「保育不是慈善事業,若不講無永續利用,只有付出、沒有回收,完全削去經濟誘因,是無法達到保育的目的。在生態平衡的基礎上講獲益,才是真正的、穩定的持續獲益。」

趙榮台亦舉另一例子說明經濟和保育未必衝突。數年前台灣竹製品沒落,竹農缺乏經營意願致使竹林缺乏管理而肆意生長,最後產生病蟲害,生態開始惡化。後來經由政府研究並鼓勵農民發展各種竹炭產品,瞬間讓竹子產值翻為2倍。農民為有好品質的竹子而開始管理竹林,竹林生態也因而獲得良好的維護。這就是產業和生態彼此相依並存、達到良好循環的例證。

要拼經貿、民生議題  脫不了生態平衡思考

政府為達成生物多樣性保育,展開橫跨22個部會的推動小組,朝向201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前進。本次講座主持人、同時也曾參與跨部會檢討會議的學者李玲玲,引用世界銀行的統計,目前人類需要2個地球才能承擔世界人口的消費;「連世界銀行都已意識到、並提倡人們必須往回拉到「合理」的資源利用,而不再只是要求無限上升的資源開發。」 李玲玲語重心長表示,尤其當前又同時遭逢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台灣未來在任何有關治水、經貿、民生等政策規劃上,已無法光從短期獲利或績效上考量,也必須將碳足跡、水足跡、能源足跡等因素都加入思考。即使組織新的跨部會特別小組,如果依然用舊思維、舊作法──將環境視為源源不斷的貨物供給,而不自中尋求生態平衡下各種資源永續利用的可能,還是會失敗。

李玲玲以2年前我國召開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的經驗為例,會議中歐美日各國企業對我國在未來經貿走向,建議國人未來在能源上、溫室氣體減量上要制定明確目標及宣示。以日本為例,確知這是躲不過的挑戰,因此開始發展各種節能減碳的產業,不但要把排碳量下降,而且新發展的產品要到全球獲利。荷蘭、英國也在同時思考,減量同時,先投入許多研發成本。這是先進國家的痛苦期,也是每個國家重新轉型的契機──任何節能減碳、節水、提升能源效率、清潔生產等對生態友善,以及促進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的綠色產業,將是未來全球必然的趨勢。

荷蘭為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民生及生態衝擊,已規劃未來100年,每年投入500億台幣預算;英國也已開始凝聚由基層到社會各階層的意見,為推動未來100年的氣候變遷因應計畫預作準備。還擺盪在保育與開發兩端的台灣,下一步要邁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