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我們的車開進了納米比亞閃族人的村落,中途陷入了沙坑幾次,車輪打滑時還得下車走路,這個村落方圓數十公里內沒有任何商店,傍晚,家家戶戶炊煙裊裊升起,我忽然領悟到,這些人灶上的食物,都是他們白天時,到林地裡採集或打獵得來的。
像我這種只能去超市買材料回家做菜的「文明人」,在這裡肯定是死路一條吧...。
同樣的感覺發生在十幾年前第一次去蘭嶼時,我看到達悟人餐桌上的食物,魚和芋頭,皆是今天他們下海或下田所得,而我只能到紅頭村碼頭旁的福利社,也是全島唯一能買到現成食物的地方,買到幾個從台東船運來的乾癟的波羅麵包。
最近我很喜歡看一個JET日本台的節目,叫「自給自足的生活」,大抵是報導一些原本已經「都市化」的日本人,各自受到某些因素的感召,決定下鄉自立生產日常所需,過著減少衝擊自然環境的生活,這些人多半是從開墾一個菜園開始,然後養幾隻雞,終極目標是種一塊稻田,畢竟稻米是亞洲人的主食吧。
台灣人從幾十年前經濟起飛,好好的賺了一些錢,表面上大家都過著衣食無缺的生活,可是應該很少人知道,我們其實連自己都養不活,台灣人當作主食的穀類作物自給率不過1/3左右,不要以為有錢什麼都買的到,文明人乍看很強壯,其實面對大自然的時候根本不堪一擊,今年春天不過節氣不調又遇到乾梅,就造成整個東部的稻作幾乎全軍覆沒,如果將來遇到因為因為氣候異常而造成的全球性糧荒,農委會真的有把握瞬間把休耕的農田全部復耕來因應嗎?畢竟不是灑錢到土壤裡就能生出農作物啊。
如今由農委會(正確一點來說是水保局)主導的農業再生條例,重點擺在農村景觀再造跟農地買賣活化,感覺有點像農委會自廢武功來幫經濟部跟觀光局做業績,有生命力的的農村景觀來自於有生命力的農作物,而不是華而不實的硬體設施吧。
驅車在法國跟義大利的鄉間,眼底盡是綠的發亮的葡萄園和沐浴在陽光下的麥田,這才是健康美麗的鄉間景觀。依稀記得雪山隧道通車前的宜蘭,一下北宜公路,眼前就是綠油油的秧苗跟沐浴在溫泉水裡的空心菜,空氣裡有田土的香味,如今一下高速公路,眼前豎起一塊仲介農舍的巨幅看板,原本翠綠的稻田中央聳立起一棟棟豪華的農舍,不用說旁邊通常是休耕的田園,你就不禁嘆息,台灣擁有如此宜人的氣候,大部分國家還在天寒地凍的一月天,南部的一期稻作已經插秧,這樣肥美的土地卻養不活島上的子民,還要靠進口糧食,難道不諷刺嗎?
此外政府又推出「小地主大佃農」這道菜,想藉此汰換老農,然而若不解決台灣農業產銷的根本問題,不會有年輕人想從事吃力不討好的農業,農產品的價格被剝削到乾領休耕補助還比收成的獲益還高,台灣農業的死期指日可待,也不用再生了。
我一直覺得現代人類的經濟運作方式實在荒謬,做貿易的把貨品從甲地搬到乙地,搞銀行的賣的是虛幻的金融衍生性商品,這些人不事生產卻能賺進大把的鈔票,而實實在在從事生產的農民卻永遠是被剝削的一群。
撰寫此文的同時,我正在喝南投魚池鄉所生產的台茶18號「紅玉」,打開茶罐,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入口甘甜,與香味短暫泡久會澀的英國唐寧紅茶比起來,高下立判,農委會應該做的難道不是保障農產品的價格跟農民的生產環境嗎?難道不是搬運跟行銷農產品嗎?錯誤的政策難道不是比貪污更可怕嗎?
延伸閱讀:【自由時報】農村再生條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