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15日
摘錄自2009年6月13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國科會委員會10日通過審議定案,正式啟動「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5年內將編列高達303億元預算,發展低碳家園與綠色能源產業,其中近150億元投入能源技術發展,包括太陽能、風力發電、生質能源、海洋能源、氫能系統、新核能工程及地質能源7大項,台大校長李嗣涔12日表示,太陽能產業發展是投入最多預算的技術。
各界關注,能源國家型科技將對產業結構帶來重大影響,可能導致產業外移,或因風力及太陽能發電,造成環境景觀破壞,但這些問題評估,在規劃報告中卻完全看不到。
李嗣涔回應,風力及太陽發電造成的其實是「視覺污染」,未來要選地設置,勢必也會遭到地方抗議,但目前研究團隊仍以前導研究為目的,提供政策參考。
李嗣涔表示,台灣若發展太陽能產業,可以在5年內帶來9千億元的產業效益,二氧化碳也能減少23.6公噸;風力發電產業預估到2013年可佔全球能源配比達到3.4%,創造291億元產業效益。
在生質能源部分,美國曾於2007年宣布在未來10年內,減少汽油消耗量20%,改由生質酒精和其他燃料取代,歐盟27國也在同年宣布到2020年,總能源的1/5要改成再生能源,其中運輸燃料至少有1/10是生質能源,台灣的台糖、中油及味丹已投入生質酒精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