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總統也會說「與環境共存」……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當總統也會說「與環境共存」……

2009年08月17日
作者:廖桂賢(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生、地景及都市設計師)

莫拉克颱風在台灣引爆的環境災難,規模之龐大、受創之慘烈,至今已經一個禮拜卻連救援的工作都還沒有結束。一個禮拜以來,相信許多國內外的台灣人跟我一樣,每天守著新聞關心災情的最新進展。

針對這次的災難,社會上已經越來越多檢討的聲音。各種罵政府反應遲鈍、救援不力的批判,隨著死亡人數的攀升傾洩而出,卻遠比不上洪水、土石流的威力,就是沖不走政府的官僚和輕率。罵政府的輿論已經很多,無須我再加油添醋,就此打住。

批判政府的罵聲之外,從媒體的社論、專家觀點、和民眾投書中,也大量的看到對台灣國土不當開發、超限利用的檢討。越來越多的輿論開始反省「人定勝天」這個過去社會奉之為圭臬的價值觀;有趣的是,「人定勝天」這件事,在台灣直到進入二十一世紀都還是社會菁英眼中的崇高精神。

當台北101大樓落成後,一個雜誌對其建築設計師李祖源進行專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李祖源用類似「挑戰人類極限」這樣的字眼,來闡述為何要興建(當時的)世界第一高樓。類似的,雪山隧道落成後,Discovery頻道做了一個小時的節目,報導雪山隧道施工過程所遭遇的種種挑戰以及人員犧牲;就像許多有志者事竟成的勵志故事一樣,Discovery節目中的雪遂故事也有個「美好」結局:歷經千辛萬苦,雪山隧道仍然完成了;而節目最後由雪遂總工程師的一句話為整個過程下了註腳,那就是「人定勝天」。

幾年後的今天,台灣遭受五十年來最嚴重的颱風災難,突然間「人定勝天」這個觀念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至少在報紙和網路評論上);而且「尊重自然」、「與自然共生」等等類似的字眼大量地出籠。甚至,連那些執行人定勝天計畫的官員,都可以講上幾句來應景,例如8月15日中國時報報導

總統馬英九在治國週記談莫拉克颱風災情,他認為,政府必須改變對災害的思維,重新思考如何與環境共存......

當總統也會說「與環境共存」,這代表了什麼?我不禁想,那個競選時提出「愛台十二項建設」的馬英九講出這幾個字時,他真的知道知道什麼叫做「與環境共存」嗎?他可以改變台灣一向以建設為導向的治國思維嗎?讓我們看看接下來他在治國週記提出的想法,就知道馬英九顯然並不瞭解「與環境共存」的真義:

總統認為,將來堤防建設在有特殊需要的地區,例如觀光區、主要農業區,應該考慮運用更多的鋼筋水泥......

如果連台灣總統嘴巴上唸著「與環境共生」,心中仍然想著鋼筋水泥,那麼我相信社會上其他菁英份子(包括政府高層官員)也不可能對「人定勝天」這件事痛定思痛,更不必企望一般老百姓可以改變「人定勝天」的價值觀。

在災難的節骨眼上,看到許多檢討「人定勝天」的輿論出現,固然可喜;但是,災難過去後,新聞熱潮消退後政府和人們會不會又忘了痛,繼續嘗試人定勝天?

我想,除了討伐「人定勝天」觀念,嘴上說說「與環境共生」,現在整個社會應該一起認真探討該怎麼過,才真的是「與環境共生」,畢竟這是一個非常模糊的觀念。我想,我們不會馬上得到答案,但至少可以先從更細緻的檢討做起。例如,許多人知道這次的災難與國土不當開發脫不了關係,但與其籠統地將「不當開發」這個現象列為兇手,也應該具體揪出造成不當開發的原因和人;例如,到底不當開發項目有哪些?除了濫建的道路、觀光設施、民宿、果園等等,還有哪些?又是誰進行這些不當開發?若是弱勢團體為了生存只得開墾不該開墾的土地,又是什麼樣的社經機制逼他們走上這條路?若是為了發展地方經濟而濫開發、濫建設,又是什麼樣的機制讓地方選擇這條殺雞取卵的不歸路?

如果我們認真檢視驅動不當開發的可能禍首,就會發現事情非常複雜,也會發現我們(對,包括我,當然也包括你)每一個人都是這個龐大共犯結構的一份子。

有多人一邊評論著政府不重視水土保持,一邊進行房地產投資,以行動支持建商在山坡地上開發?

有多少人在假日時前往山中或溪畔的飯店民宿、庭園餐廳遊樂消費?

又有多少人覺得政府若沒有「建樹」就沒有政績,因此讓政客不斷以開發建設來買選票、延續其政治生命?

又有多少人希望台灣更富裕、經濟更加成長,因此政府理所當然地緊抱容易賺錢、但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產業?

有多少人覺得水、電是理所當然,政府就應該以低價無限供應?

又有多少人吃飽喝足後只想著該去哪裡血拼消費,卻從未認真思考自己與土地的關係?

即便我們不是實際上從事不當開發的人,卻也不絕非無辜的市井小民:許多日常生活上理所當然的小作為,都可能直接或間接促成了台灣國土的災難。當我們對「人定勝天」這件事進行批判時,不是只有政府或實際從事建設開發的人才要檢討;當我們嚷嚷著應該「與環境共存」時,不是只有搞國土規劃的專家學者才應該想辦法。

如果這次的災難也讓你邊看新聞邊流眼淚,也想做一些事,那麼即使沒有錢可以捐、沒有時間可以當志工也沒關係,只要願意檢討自己日常生活所作所為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並積極改變,就是盡了心力。至少,這是每一個幸運沒有受災的台灣人都可以做的。

同時,也讓我們一起用力思考該如何落實「與環境共生」這件事,將這個觀念化為實際的行動,而不只是好聽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