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運動=街頭抗爭?公民審議看見新的可能!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保運動=街頭抗爭?公民審議看見新的可能!

2009年08月28日
本報2009年8月28日台北訊,劉育珊、易俊宏報導

環境運動與審議

經過3天緊鑼密鼓的密室協商,《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條例 》於27日下午三讀通過,條例的利害關係人——災區原住民接連 3日於立法院門口抗議、遞交陳情書,傳達重建決策必須尊重部落主體性的訴求,但行政院、民進黨、原住民立委等提案版本均未考量災民心聲,反映出代議制度的缺陷——民意代表並不能完整呈現公民觀點。

審議民主在西方國家,特別是歐美,主要都是以科技、環境風險為議題,所發展出來的;圖片提供:台大政治系林子倫老師。為了彌補代議政治的缺陷,審議民主( deliberative democracy )的初衷在於「受決策影響的公民,都應該能夠參與集體決定」,同時在交換觀點、分享經驗的過程中,讓這個集體決定,能趨近共善公義。因此,在公民審議的模式設計上,期待能在充分資訊的情況下,強化公民參與,在理性討論後,得以凝聚共識。

台大政治系助理教授林子倫指出, 審議民主在西方國家,特別是歐美,主要都是以科技、環境風險為議題,所發展出來的;過去相關決策都是由專家所壟斷,而風險卻由整體社會來承擔,但是專家觀點卻往往侷限於科學範疇,對於一個公共事務的決策,並不能完整落實民主的理念。「審議民主並非要取代代議政治,而是要在過程中,提升決策的質量,並提供多元觀點完善配套施政中。」林子倫強調。

環評決策是政治決策?

國內的重大開發案,最後一個審查門檻就是「環境響影評估」,雖然是基於自然環境的公共性,而設計的監督審查會議,但卻常常被指責為「為開發案背書」,在開發案不斷強調經濟效益的同時,「環保」與「經濟」對立的刻板印象因此呈現。

對此,林子倫表示,環評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屬於科學類的工程技術面,另一則為社會影響性的評估;目前在後者的處理上,多以「民意調查」或是「公聽會」為方法。但是在民調的操作上,不但簡化了許多觀點,也限縮了討論空間;而公聽會往往變成「政策說明會」,並無法提供民間與政府對話溝通的平台。在需要相對深入了解的環境政策上,兩者皆無法呈現民眾相關認知上的落差,或是態度偏好之外的但書;在環評委員大部分為工程科學類的背景之下,缺乏社會人文的對話,因此為了傳達弱勢群眾的觀點,街頭抗爭成了最後的方法。


《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條例》27 日三讀通過,災區原住民接連 3 日於立法院門口抗議、遞交陳情書;攝影:劉育珊。

林子倫建議,納入審議機制於環評會議中,不但能呈現民眾的多元聲音,也能提升決策的質量及正當性、讓相關配套能趨於完備。 林子倫進一步表示,「設立環評會議的目的應該是客觀評估其影響,但是現在運作的機制卻變成政治決策的延伸與背書。」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則表示,環評不應是政治利益交換的決戰場,民眾參與機制需要廣泛的參與在公共決策中出現,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呈現「利害關係人」的觀點。潘翰聲說,「沒有利害關係人的參與,都是假的『民眾參與』;例如環評規定需要公告30天,但是30天後真的一般大眾就都會知道了嗎?」

公民審議 參與者為誰發聲?

公民審議常遭質疑的是「參與者不具代表性」,對此,林子倫表示「 公民審議強調的是多元性,用多元性補充代表性」,在技術上會以分層抽樣,讓與會者的人口特質與社會結構相符,因此在不同的經驗交換裡, 讓公民開始彼此了解,進而參與公共事務。民主不只是投票,重點是能在公共決策裡,盡量呈現「以民為主」的理念,而非淪為政黨,或是政治人物的利益競逐。以9月26日即將舉辦的「2009全球暖化世界公民高峰會」(World Wide Views on Global Warming, 2009)為例,已開發國家的民眾不一定會站在國家立場發言,經過充分討論,美國人有可能會為東南亞國家發聲、歐洲國家的民眾也有可能會為非洲國家說幾句話。

2009 全球暖化世界公民高峰會( WWViews on Global Warming, 2009 )各國主持人在哥本哈根進行工作坊會議討論一景;照片提供:林子倫老師。潘翰聲說,氣候變遷是環境正義的問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主要都是已開發國家,但受災害影響最直接的是開發中的國家,而這些「直接受氣候變遷衝擊的『環境難民』,有很多參與障礙,在社會資源的運用上就是一個限制;我們必須思考,該用什麼方式去協助這些人,並且落實在相關的國際公約裡。」潘翰聲強調。

不只是國家的立場有差異,各個國家中也有不同的社群階級,會造成認知上的差異,而這個落差是需要去面對及克服的;潘翰聲表示,「已開發國家的知識分子,需要意識到開發中國家裡,貧窮社群所受到的環境衝擊,這樣會議討論才更有意義。例如這次八八水災,假設一個台北的知識青年,沒去災區、沒充分了解災區訊息,可能就會以一個台北人的觀點,認為這些人就應該下山,應該強制遷村,應該把人跟土地分離」。

對此,台灣青年公民論壇協會理事長呂家華表示,公民意識的啟蒙及公共關懷的發展,也是審議民主在台灣推動的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藉由彼此聆聽、經驗交換的相互理解,才有機會能轉化個人的私益為集體決策中的公益。因此,為了走出下一個階段的台灣民主,政府、倡議組織、民間團體、一般民眾,都需要有相關的學習。」呂家華說。

由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全球六十餘國共同參與的2009全球暖化世界公民高峰會, 將徵選台灣代表100名,於9月26日假台北市耕莘文教院舉辦,即日起接受各界關心暖化議題、卻又沒有管道發聲的民眾,只要年滿18歲就可在9月9日前到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網站報名,獲選的代表可有車馬費、住宿費、出席費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