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媒體參訪綠色組織 從生產實行保護環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國媒體參訪綠色組織 從生產實行保護環境

2009年09月21日
本報2009年9月20日台北訊,呂苡榕報導

主婦聯盟消費合作社合影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世新大學共同主辦的「2009兩岸環境媒體交流」,17、18日前往台灣主婦聯盟與義美見學館參訪,了解台灣綠色產業的發展狀況。出發前夕天津電視台新聞部副主任王軍表示疑問,「主婦是在炒菜的嗎?」,對於台灣的主婦們能夠自己組織並且推動立法感到不可思議。

保護環境 主婦行動

來自大陸的媒體對於一群主婦究竟如何推動立法感到好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董事陳曼麗表示,當年主婦聯盟起源於一位台大教授的太太,為了貫徹宿舍實行垃圾分類,她每天站在垃圾場前進行遊說。

消費合作社總部當場還聚集了遠從香港來的一群社會工作者大陸媒體好奇的問道「主婦聯盟究竟如何推動立法」,陳曼麗表示,主婦聯盟在引發議題時,為做好完整的資料收集與整理。以垃圾分類為例,主婦們為每天的總垃圾秤重,再為分類後的垃圾量體重,發現減重將近1/3。陳曼麗指出,垃圾減量是一個口號,但能提出實際數據後才有辦法說服大眾,形成壓力。

隨後交流參訪前往有限責任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三重總站,了解主婦聯盟的另一個部分。除了保護環境,主婦們也希望能生活得更健康,因此成立了合作社,藉由共同購買機制鼓勵台灣小農發展對身體健康、對環境友善的生產機制。完全由一群主婦所推動的環境運動,讓大陸媒體十分驚訝。

綠色消費 主婦企業一起來

南風窗記者陳統奎問道,主婦聯盟發起的會員制共同購買機制,與大陸目前流行的直銷有甚麼不一樣,對此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回應,主婦聯盟以環保為目的,但直銷公司畢竟需要獲利,環保是一種手段,利潤才是目的。座談現場巧遇數位香港社會工作者,來到台灣參訪民間組織,讓此行交流更多樣化,同時也討論綠色產業在大陸機會。

另外大陸參訪團也前往南崁的義美見學館,參觀台灣企業如何展開有意識的再生產過程中友善環境。雲南訊息報的記者郭敏問道,是否將環保做為一種行銷手段?對此義美見學館館長李玉玲表示,1980年代義美開始實行與環境友善的生產方式,一開始碰到一些門檻,例如換了油墨較少的包裝後消費者不認得了,但消費者是需要被教育的,因此義美仍然堅持理念。

對於義美幾十年來的堅持,陳統奎表示,許多中國企業面對社會責任,總是認為「如果我做環保我就虧本」,這就是社會意識尚未抬頭的證明,因此企業不願做,消費者也尚未有改變的想法。

連續2天參訪對環境友善的團體與企業,大陸媒體提出許多問題,希望能從台灣的經驗,縮短大陸自己摸索的過程。同時也認識了台灣民間力量,在台灣社會進不上所起的作用。2009兩岸環境媒體即將前往台中與南投,並於23日在世新大學舉辦座談會暨工作坊,活動相關訊息可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