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中國的輪廓 環團組隊看長三角水資源問題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描繪中國的輪廓 環團組隊看長三角水資源問題

2010年09月13日
本報2010年9月13日台南訊,詹嘉紋報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8月邀請12名環境工作者與公民記者赴長三角地區,在中國NGO安排下進行為期10天的水資源問題交流。經過約一個月的沈澱、發酵,參與者上週六(11日)於台南社區大學分享此趟行程中新鮮的所見、所聞以及反省、思考。分享者普遍觀察到,中國經濟起飛下伴隨著諸多的環境污染問題,台灣可加強觀察在其中也扮演部分角色的台商;然而,中國的環保工作也不可同日而語,台灣不趕上世界趨勢,還自認為環保做得比中國好,恐怕會大幅落後。

物質發展超英趕美 環保呢?

正舉行中的上海世博處處展現了中國迎向繁榮、進步的企圖心,同樣的景況也在其他城市上演。台南社大自然學程召集人黃煥彰說:「第一次到到中國大陸,真正體會到『跳躍式的成長』。下飛機後看到四處都是興建中、林立的高樓大廈,其建築工法還有採用舊式的『三根鐵條』建築法,在此般極端氣候的影響下,能否維持建物的品質,令人憂心。」

面對龐大的人口、擁擠的馬路、僅供參考的紅綠燈,屏東來義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專案督導周克任認為,中國現在的發展途徑,跟過去的台灣相似度很高。這是因為在沿海開發、設廠的大多為台商,而台商擁有強韌的蟑螂性格,卻沒有企業責任的觀念,造成嚴重的群聚污染。而工業化卻也催動環保意識的需求,中國的環保團體是如此從沿海地區開始發跡。

雖然起步晚,但中國在推行環保時,採用「由上而下」的政策,由公部門來主導改善環境的任務。因此有些地方的綠能措施實行的比台灣還徹底、有效率。例如杭州市為降低碳排量及石化消耗量,只允許電動摩托車進入城市,發展出獨特文化。藍鳥吉普賽部落格文字工作者,同時也是台南社大講師的晁瑞光表示,此與政治背景無涉,只要他們願意做,就有可能在3~5年內趕上世界水平。反觀台灣,在台南曾推行類似政策,宣布補助舊二行程摩托車換新電動車,但竟「限量200台」,讓人哭笑不得。

這樣的例子不禁讓人思考,若想走入綠能時代,是否該施以社會控制手段?周克任說,「台灣太過要求程序正義,但等來等去的結果,卻是民主化趕不上暖化?」對此疑問,與會者並沒有答案;晁瑞光則拋出另一個想法讓各界思考:中國進步的快速超乎我們想像,相較之下,台灣若還處於舊有思維,自以為是進步的,不與世界同步,那一下子就會落後了。

英雄式個人環保運動 v.s. 草根社區互助的柔軟文化

與台灣以民間社團為環保運動的主要推手不同,中國除以公部門推行環境政策外之外,還特別標榜個人的英雄式行動。如這次交流行程裡所認識的「抗污英雌」韋東英,就以一介農婦的身份,5年來獨立而堅持地紀錄了河川遭受污染的錢塘江,雖然事蹟令人動容。但周克任提出另一種看法,他認為這種抗污英雄美學,是為了符合民族主義情感式宣傳。但我們要問的是:「被媒體消費的故事,感動可以持續多久?」旗美社區大學活動專員吳鴻駿也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他認為中國的環保團體遊走於集體與個人的灰色地帶,無法真正組織起來。

若要使環保深植人心,運動的效果發揚光大,靠的絕不能只是個人魅力。周克任在機場巧遇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對於中國的民族主義文化霸氣,林懷民說:「用柔軟的文化來進場吧!」這是可供移轉的台灣價值,也是台灣社區組織的文化與機會。處於極端氣候的災難中,透過社區營造中人與人關係的情感與共同願景,以建立維護環境的使命感。

提升公民意識 公民媒體肩負重任

雖然看見中國快速且積極的發展歷程,但在細節還是顯露出環境教育與公民意識的不足。如人民習慣向江中傾倒垃圾,不遵守交通規則等,黃煥彰說,「他們好像什麼都有,但是品質待加強。」前幾年中國的環保NGO來到台灣參訪時,覺得台灣處處都乾淨、漂亮。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謝璧如說:「目前大陸的口號喊得滿天響,但軟實力還沒做到。他們較缺乏的、一直想學習的是公民意識。」

有鑑於公民意識的提升與公民媒體所肩負傳遞環境訊息的重任,因此這次台灣也把「公民媒體」的發展狀況分享到對岸。台灣有Peopo公民新聞平台以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持續辦理的「環境新聞編採營」。而北京綠家園創辦人汪永晨在「2010海峽兩岸水資源論壇」中,提到他們做了綠色記者沙龍、培養記者進行調查、在災區建立閱覽室,並發起成立中國綠水保護聯席會等。這些課程、活動的目的都是在栽培具有環保眼光的公民記者。謝璧如說:「要把環境議題搞好,記者其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今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環境新聞編採營也以水資源為主題。希望透過公民媒體的力量,讓世界能重視水環境問題。」

重啟自然與人的對話 環保無國界

到對岸走了一遭之後,黃煥彰老師感慨的說:「台灣四面環海,比中國大陸的景觀美,但卻好像不懂得惜福。」他認為台灣因為多地震、地層脆弱,應該要跟中國有不同的土地思維,不應亂砍亂伐,才不會颱風、豪雨一來就造成土石流。

而中國的環保意識雖漸漸萌芽,但目前還是以開發為主,晁瑞光說:「飛機進入中國大陸上空後,我看到很多山川都建了水庫,但我們並沒有聽到對於水庫有疑問的聲音。靠近浙江前,很多山頭失去綠意,一塊塊被開墾,然後進入廣大平原後,空氣開始變灰濛,城市聚落、工業區廠房一一出現。然而這些都還只是玻璃窗外看到的風景,實際現況是如何並不瞭解,也未有人提及,感覺上災難還未發生,所以還沒有人去關心注意,或許我們對環境災害的認知有所不同。」

我們應該想的是,我們要的是怎樣的國土?怎樣的國土對子孫是好的?

旗美社大吳鴻駿則提到,不管台灣或中國,都可以學習德國經驗,以法律對個人財產權的保障,讓政府徵地需與民眾充分對話,並設法說服民眾,讓發展規劃工作更加縝密。在參與過程中建立民眾的災害意識;不管台灣或中國,我們要如何為守護這塊土地戰鬥?要如何讓後代子孫看到我們用力的痕跡?

※ 欲知更多兩岸交流心得,請不要錯過明天9/14(二)在台北市關渡自然公園舉辦的分享會。更多詳情,請見活動訊息:http://e-info.org.tw/node/58665

※2010長三角水資源考察集錦,攝影、剪輯、製作:周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