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耳之戀:長耳鴞與短耳鴞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長短耳之戀:長耳鴞與短耳鴞

2010年10月12日
作者:曾翌碩(台中縣野鳥救傷保育學會解說教育組 組長);圖片:林文隆

短耳鴞和長耳鴞是秋冬期間才會出現在台灣的遷徒性候鳥,分類上同樣都是屬於耳鴞屬的成員,羽毛覆蓋下的耳孔比例大而明顯,除了形狀大小不同、高度也各不相同,有助於產生立體聽覺,對於聽力定位、捕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觀察牠們頭頂上的耳羽長短,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二者間的差別。儘管外觀有些相似,生態習性卻截然不同。

長耳鴞。照片提供: 林文隆。

老天爺在我臉上打了「X」:長耳鴞

體型較小的長耳鴞是森林性的貓頭鷹,牠最大的特徵,就是雙眼間有兩道白色羽毛,橫越面盤,形成一個白色「X」。而牠的頭頂豎立著兩簇黑黃相間、長長的耳狀羽,但這兩簇耳狀羽其實和耳朵無關,只是因為看起來很像哺乳動物的耳朵,人們才習慣稱之為耳羽。

長耳鴞喜歡棲息在闊葉或針葉喬木的高枝上,而牠們有某種「戀家癖」,經常待在同樣的樹枝,除了吃、喝之外,拉、撒都在上頭解決,也因此牠們的居處下方遍布排泄物,老是髒兮兮的,這也成了搜尋牠們的最佳線索。


長耳鴞。照片提供: 林文隆。

長耳鴞只在過境期間,才會短暫停留於河口地區,等體力恢復後就會再沿著溪飛往上游的森林度冬或繼續未完的遷徒旅程。在台灣的度冬地點多半出現在中低海拔的次生林和針葉林(人造林)內,牠們通常獨來獨往,入夜後沿著道路兩側邊緣之間覓食,以鳥類和鼠類為主要的食物來源。

白日出沒的影子:短耳鴞

相對而言,短耳鴞頭上的耳狀羽並不明顯,只有警戒時才會豎起,扁平的頭部是辨識牠們的重要特徵。通常棲息在中、下游開闊農耕地、草原和機場內,出沒於空曠處,屬平原性貓頭鷹。

短耳鴞。圖片提供:林文隆。

偶爾在白天出現的短耳鴞常被誤認為日行性猛禽,但其實牠們還是夜貓族,一般會等到完全日落後1小時左右才開始,如遇連續降雨或天候狀況不佳的狀況,則會提早於黃昏時開始覓食。夜晚的活動模式則呈間歇性,天亮前就會返回日棲點。目前觀察的結果是,來台灣度冬的短耳鴞每年似乎都會使用同一個日棲點。如果在白天若受到短暫驚嚇而被迫飛離,在干擾結束後經過數小時,仍會再度返回原來的位置附近停棲。

為躲避狂暴的東北季風吹拂,短耳鴞在白天會縮著身子緊靠在低矮的地面灌叢旁或隱身於田間的防風林內停棲。和長耳鴞一樣,牠們也是獨行俠,在日棲點偶爾會看見2-3隻一同出現的情形。


短耳鴞。圖片提供:林文隆。

短耳鴞也是飛行高手,牠們飛行時安靜無聲,能捕捉獵物於無形,有「閃靈殺手」之稱。運氣好的話還能看見短耳鴞在空中表演定點振翅不動的飛行絕技。主要的食物來源是平地常見鼠類,捕食鳥類和昆蟲的比例較少。在吐出的食繭內甚至發現過蚯蚓。

而度冬短耳鴞有90%以上以田間野鼠為食,因此和草鴞一樣深受毒鼠藥濫用的威脅。


短耳鴞。圖片提供:林文隆。


短耳鴞。圖片提供:林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