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環境前瞻:農學市集方興未艾 有機小農出頭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2011環境前瞻:農學市集方興未艾 有機小農出頭天

2011年01月24日
本報2011年1月24日台北訊,李詩婷報導

因為全球暖化、氣候異常的關係造成許多農產品產量的銳減,引發國際糧食短缺的恐慌;反觀之台灣,近幾年,台灣農業漸漸沒落,農民的生存也是最近攸關的問題。糧食的自給率平均起來只有三至四成左右,產量則是屬於糧食安全危險邊緣的國家,在產量這麼低的情況下,台灣人民對於農業整個推廣不是那麼的關心。

面對這種問題,一群農民開始聚集起來,在全球或農業貿易、大型超市的結合和跨國農企公司結合,造成環境和社會負面衝擊之下,希望有一個比較不一樣的選擇,透過「農人自產自銷,減少中間商的剝削」、「強調在地食材的消費觀念,減少食物里程」、「推動有機永續農業理念」等方式,「農學市集」漸漸發展了起來。

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和新頭殼獨家合作的「2011環境前瞻」特別節目,邀請到248農學市集創辦人楊儒門,以及長期關注台灣農業問題的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談談未來一年農學市集與友善農業的機會與挑戰。

「農學市集」的通路與挑戰

從時間點上推估「農學市集」最早可追朔到1970年代,國外就已經開始在推行了,而台灣一直到2007年才開始推動,台中大肚山可以看到合樸農學市集,台北有一個248農學市集,透過小農的推動方式讓許多人找到一個從來沒有想到過的生產銷售方式。楊儒門提到農學市集就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面對面溝通的一個平台」,而其所需具備的條件只需要三個人:工作人員、農友與消費者,一個農學市集的組成就可以開始了。工作人員帶著他的理念和規格去尋訪農友,而後,把農友的優點跟經營的困境告訴大眾跟消費者,尋找消費者去支持農友。

除了尋訪的過程會產生許多的問題和困難外,農學市集還有「通路」的問題必須去面對和處理的,吳東傑指出農友身分上的轉換也是一大問題,農民市集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服務業,農友從一級產業變成三級產業,面對的事物從農作物轉變為面對人,這之中的轉變農民是否有能力、能耐跟願意面對消費者,觀念上的落差是農民要去面對跟調整的。除了將農友帶到農學市集,另一個思考層面是「消費者」,對於消費者平常的購買習慣,消費者願不願意再多花心思去了解產品的背景,東西從哪來、有沒有使用農藥、生產環境是什麼...等,這些都是雙方要共同向前努力和透過農學市集來改變的。

不過,對於農友來說,最實際的問題還是歸根於「會賺錢嗎?」楊儒門說:「農友在農學市集會得到兩樣東西,一個是社會的尊重,另一項是能否得到合理的利潤。」在市集是賣5%的東西,另外95%是賣給跟你聊天的這個人,跟消費者溝通,讓對方瞭解你的種植方式、土地、用的水、你的理念等等, 在溝通的過程中就會無形的發展出潛在的客戶,甚至是未來20年的通路。

面對「有機」的趨勢,有機、生機專櫃、連鎖店的林立,農學市集所面對到最直接的衝擊,楊儒門指出農業就是要走出不一樣的方式,透過對土地有善、正確的種植方式,帶給消費者健康的產物,等簡單的行為,進而影響到周遭的環境,達到土地永續的理念。

校園有機日,談嘴巴的革命,用吃改變世界

對於現今農業的發展,吳東傑認為要先讓「農學市集」這個名普遍、概念化,最後再談精緻化和其內涵的部分。農友身分轉換上的困擾可以透過社區支持型的農業強調人跟人之間的連結來改善,利用社會資源將人串連在一起,讓農學市集不單單只是一個單一交換的系統,而是透過組織性的工作做連結。同時也指出目前台灣農學市集已經開始走出一個非常好的市場經濟模式,但是人跟人連結的部分還需有更多的空間來努力。

農學市集對農友來說是一個新的銷售方式,對消費者來講是一個新的購物的觀念。吳東傑談到「校園有機日,談嘴巴的革命,用吃改變世界」,從市集來延伸探討更迫切更重要的部分,面對環境的改變需要一步一步慢慢來,透過教育的方式,觀念上慢慢的改變,從孩農影響到父母,知道吃的東西它的來源,可從農民市集看出消費者開始多吃的東西負責。從源頭吃的部分去關心,除了關心自己,最終還是希望大家去關心整個台灣農業發展的環境,因為這才是去供給我們更永續,包含給後代子孫一個最重要的關係。

農學市集不是一個只是賣東西的地方,所賦予的意義更多更不同。

楊儒門期盼未來的248農學市集的近程目標是在每一個行政區可以做兩個市集,一個農學園,希望透過教育,協助農友直接產銷,使農友可以直接的獲得合理的利潤,希望也把正確的知識卻交給消費者。遠程目標希望可以達到農村可以幸福,農村可以永續,農業可以發展的願景。吳東傑也建議希望未來有機或是農學市集一定要走到飲食的文化,不只在學校裡,也可以是在社區食堂或是餐廳,使用在地素材,農民最基本的經濟效益也是必須要去照顧到的。如果能發展成政策,他相信會推展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