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水共存的新思維 打造都市新風貌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與水共存的新思維 打造都市新風貌

2011年12月12日
本報2011年12月12日台北訊,鄭香君報導

王价巨分享國外都市設計案例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王价巨強調,未來摒除「人定勝天」的窠臼觀念外,應當重新思考「與水共存」進而「與災害風險共存」,並且將都市暴雨視為資源而非迫害,進而共處與運用,搭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法則,讓水資源融入都市規劃的層級,才是積極有效的治理方針。

近年來氣候變遷嚴重衝擊許多地區或國家,全球澇旱災發生的頻率逐漸增高,在在顯示人類面對自然災害的態度亟需轉變,如何在人類高密集度生存的都市環境空間,有效運用水資源是未來趨勢。8日於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由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林務局指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系主辦的講座,邀請到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王价巨,與民眾一同探討「與水共存的都市環境設計」的議題。

颱風與豪雨所帶來的驚人雨量,已經變成全球都必須面對的挑戰。2005年卡崔娜的五級颶風為美國紐奧良帶來重大災情;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南部;2011年更是水災頻繁的一年,澳洲布里斯本的大水;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泰國水災等等災害。水淹沒了城鎮,並帶來疾病傳染、糧食危機等後續問題,甚至引發毀滅性的衝擊。諸多災情案例令人不禁感嘆,位處在水敏感區域的都市環境,加上過度開發、欠缺周全規劃,無疑地是讓人們暴露在極高的氣候風險之中。

以當今台灣多數都市為例,土地的超限利用、傳統不透水硬鋪面的作法,讓都市地表逕流大量增加,一旦遭逢大雨,必然造成市區淹水;相反的,台灣降雨量豐富,因山高水急的地形,又無法有效運用天然降水,致使缺水現象頻傳,也成為全球名列前矛的缺水國家,洪患與乾旱不斷的交替衝擊,兩種看似迥然不同的災情卻都與「水」息息相關。

王价巨說明,為了有效達成水資源的管理,可以從水的路徑和總量兩項主要元素著手,倘若能在開發時納入「貯留」(storage)和「下滲」 (infiltration)的機制,將可大大降低水患的發生。「貯留」是讓水能暫時停留在適合停留的地方,像是廣場、公園、學校等各種不同尺度的空間,都可以扮演起貯存水的功能;「下滲」則是讓水流動的路徑以垂直取代水平,此機制不僅可以涵養地下水,也能避免水僅集中於某地域。因此,開發新地區時先行考量淹水潛勢區,並依據暴雨逕流的特性來進行都市規劃配置,在面對已建的區域時,則有效運用市區內的開放空間、閒置土地,甚至將住宅空地重新設計為調洪、滯洪、納洪的重要基地,藉以恢復自然環境的與水共容的既有功能。

為有效整合都市水管理,「與水共存的都市設計」概念(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由此興起,透過暴雨的管理,如控制都市洪災、再淨化地表逕流等作為;運用埤塘、水庫、人工溼地進行景觀設計並結合水利的互動設施;有效再利用水資源並納入現有都市建築的設計規模。王价巨並以許多國外案例分析,有窪地保留、滯洪池、雨水園、綠屋頂等多樣形式,依據集水區到鄰里的不同尺度,而有不同的作為。

其中,以雨水園為例說明,這種模擬自然保水的原理不僅能提供滯洪池的基本機能,還能透過窪地空間,提供給雨水滯留、地表鋪設砂石,創造出雨水易於下滲的環境,以及創造窪地上的地表植被來吸收雨水,帶入多餘的水份,讓水下滲進入土壤,進而過濾水質與涵養地下水。貯留在土壤的水也能透過自然蒸發,將水氣回歸於大氣層,達到微氣候的調節。雨水園能有效避免降水快速流失、土壤流失、地下水減少的問題,並在國外已有許多落實案例,如美國在馬里蘭州喬治王子郡的新建郊區住宅區域、澳洲在墨爾本推動的「一萬個雨水園計畫」等等,美國的低衝擊發展中心(Low Impact Development Center)更彙整出設計原則,提供給各界作為規劃時的參考。

講座後,學員仍熱絡與講者交流
此外,都市的行道樹也能有效達到與水共存的境界,在澳洲墨爾本拉雅市史密斯街(Smith Street Tree ),經過造樹計畫,讓民眾票選樹種並種植於商業城區,樹坑引導暴雨逕流流入地面下,再由樹坑組成的地下處理鏈來處理雨水,不僅達到城內暴雨水質的改善,也增加了城市綠意,並且因為民眾參與樹種選擇,而大大提升市民對計畫的認同與成功率。

該場講座熱絡,出席人員多元並踴躍,包括一般民眾、工程界人士、學術界專家、民間保育團體,更見來自於台中的高中生遠程參與。當民眾詢問國內情況時,國內的防災公園設施便是類似作為,王价巨如此說明。然而因為配套措施未完善、水泥化設施加高該公園原先的窪地地勢,讓水改流向其他低地,造成排水不果、導致其他地域淹水,顯示都市規劃、人為設施與自然法則應全盤考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