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總動員 殲滅沙氏變色蜥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志工總動員 殲滅沙氏變色蜥

2012年05月08日
摘錄自2012年5月8日中國時報花蓮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外來物種沙氏變色蜥嚴重危害台灣原生物種生存,嘉義林區管理處從2009年起連年發動獎勵捕捉,1隻10元,數量卻不減反增,效果不佳。花蓮東華大學兩棲生物研究室肩負花蓮地區入侵蜥的移除工作,發動志工心甘情願加入,數量反而在控制之中。

沙氏變色蜥原產於中美洲古巴、巴哈馬一帶,外觀的最大特徵,是公蜥有鮮豔的喉垂,求偶或嚇敵時會展開。學者研判,可能經由木材貨運夾帶闖關進入台灣,2000年首次在嘉義三界埔被發現,牠的適應力超強,很會生,又很會吃。

超長的繁殖季,從3到12月都能生,1次雖只能產1顆卵,但1到2周就能生1次,且卵可泡海水中長達6小時漂散,仍可孵化,估計只要有12隻母與6隻公蜥,4年後平均1公畝就多達1萬5千隻;牠不挑食,從蝸牛、蛞蝓、蜘蛛、螞蟻、原生種蜥蜴、到兩棲類都吃。因生命力太強,擴展速度驚人,短短6年,就翻越中央山脈,連後山都淪陷。

農委會林務局發現事態嚴重,從2009年起連續四年,在嘉義發動獎勵清除,每抓1隻沙氏變色蜥,可獲10元報酬,有錢好辦事,第1年移除9萬隻,第2年以後,數量不減反增,多達12萬隻,愈抓愈多,一度讓人懷疑,「可能有商人養來放生,再抓去跟林務局領獎金。」

東華大學副教授楊懿如從去2011年9月,接受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與花蓮縣野鳥學會委託,開始率領旗下兩棲研究室研究人員,展開移除工作。為避免愈抓愈多、重蹈覆轍,她們改成開班授課,號召志工自動自發幫忙清除。

志工們人手1根橡皮筋、1個塑膠袋,3人1組進入原始叢林裡,只要看到沙蜥現蹤,立即將牠彈昏、裝袋。但沙蜥也不是省油的燈,彈跳力佳,又會斷尾求生,常常一溜煙消失眼前,把志工們搞得暈頭轉向。沙蜥喜歡的環境,正好也是毒蛇怪蟲雜處險境,志工們清除過程,格外小心翼翼。

研究團隊則熟知沙蜥入夜後喜歡趴在葉面休息,極易被發現,夜間移除,較有效率。不辭辛勞終獲成果,將近8個月,已清除1千3百多隻,成果穩定豐碩。東華兩棲生物研究員龔文斌表示,不可能完全清除,只能做到降低數量,且做標本具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