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有海的屏東縣擁有獨特的旅遊資源,近年來,屏東縣政府更致力於發展生態旅遊產業,以生態旅遊首都為目標,要以永續社會的旅遊方式,將屏東縣的人文歷史紋理以及豐富的自然地景推向全台以及全世界。目前陸續發展幾條路線,包括這兩年由台24線幾個原鄉部落串連的據點,不但已能運作,其散發的獨特魅力,非親自走訪無法領略。
以部落文化力圖振作
八八風災曾重創屏東,當族人尋求未來時,有幾個部落單以保存部落文化這麼純淨的做法力圖振作。三地門鄉、霧台鄉幾個以部落文化為主體所淬煉出充滿人文氣息的「台24線生態旅遊」,也在這兩年間流傳於旅人之間。
沿著台24線,一路品嘗由小米做成的「祈拿福」,以及芋頭做成的有如粿的「阿拜」等排灣族傳統美食,喝一杯德文部落野生栽培的咖啡,親自燒出屬於自己的琉璃珠,走訪舊達來充滿神話故事的湖泊以及小徑,來到阿禮具千年歷史的獵場以及石板屋,訴說許許多多讓人嚮往的故事,沿路的自然地景、不時傳來的鳥叫蟲鳴,不斷銘刻心靈。
而這些只是行程的一小部分。屏東縣政府觀光傳播處長鄞鳳蘭表示,經過八八風災的衝擊,幾處部落雖暫時不能住,卻仍可以維持下來提供生態旅遊以及解說導覽。縣府也提供族人保護部落環境以及周邊保護區的工作機會。目前三地門鄉的達來、德文部落以及霧台鄉的大武、阿禮部落,都持續進行相關的解說導覽培訓。
行銷企劃科長顏綺蓮說,台24線沿途的幾個社區都已經穩定,今年則將這幾個地方串連起來,由點擴展到面,讓旅程的選擇更多樣。他說,一般民眾搭著遊覽車旅遊對當地民眾幫助並不大,但透過訓練當地人解說帶團,以社區保護保護區,兼顧生態巡守,防止盜獵等發展生態旅遊的作法,創造環境與社區多贏局面。
與屏東縣政府積極合作部落陪伴的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也說,幾年來的陪伴,使得這些部落或社區已能運作,今年更由點串連到線、面,同時也提升農、漁、運輸、服務等產業,兼顧產業以及環境保護。
除了山上的部落,鄞鳳蘭也計畫在永久屋(百合園區)設置生態旅遊的中繼站,旅客在前往部落或從部落歸途,可以到這裡聽解說,了解部落重建過程以及買一些農產品、伴手禮。
從社頂帶動台26線生態旅遊
除了台24線,屏東縣政府也嘗試將之前已發展具規模的墾丁社頂、水蛙窟以及這兩年新加入的社區,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串聯成台26線生態旅遊景點。
去(2011)年1月縣府將旭海到觀音鼻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暫定自然保留區,今年已正式公告。鄞鳳蘭表示,縣府以推動保護區的概念,帶動周邊社區因此受惠。目前除了訓練旭海一帶居民成為解說員,也引進外部專家協助當地人成立民宿,取得合法資格;當地人解說導覽之餘還兼環境監測的任務。
生態旅遊的崛起,也帶動社區周邊的工作機會,除了餐飲、民宿,還有交通接駁等等。種種設計,都在於讓當地人因保護區得到好處,創造多贏局面。
小琉球首創保育警察 維護潮間帶生態
小琉球其實是最適合發展生態旅遊的地方,鄞鳳蘭說,小琉球具備山、海條件,潮間帶更具備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此間還有綠蠵龜上岸產卵,不希望被破壞。為了保護這多樣的自然資產,小琉球首設保育警察,保護潮間帶,厲行執法,禁止旅客不當使用。
當地也管制每天人數,民宿業者都必須上課具備縣府認證的資格,才能帶旅客導覽。
屏東之美值得細細品味
鄞鳳蘭認為生態旅遊就是心靈之旅。他說,生態旅遊雖常被提起,但大多數人還是摸不著頭緒,縣府也舉辦幾次參訪團,讓關心生態旅遊的民眾參加,並將心得透過部落格或口述流傳出去。
根據2001年世界旅遊組織的定義,生態旅遊強調在地化旅遊經營,以精緻化小團體為主,並且是減少對於自然和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且能維護自然生態旅遊區之景點,生態旅遊是以觀察、欣賞大自然以及體驗傳統文化為目的,並且需具有教育和解說功能。
鄞鳳蘭表示,大眾旅遊很容易拷貝,生態旅遊則不可替代,非得走一次細細品味才能了解箇中滋味,唯有如此,才能讓人永遠記得當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