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完成資源循環-塑膠的矛盾 | 環境資訊中心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完成資源循環-塑膠的矛盾

2012年08月26日
作者:Susan Freinkel、譯者:達娃、謝維玲

假如資源回收運動要找個代表物,那肯定非寶特瓶莫屬。

這有一部分要歸功於PET分子的活躍性。PET是一種容易重製再生的聚合物,當初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兩家公司一推出寶特瓶汽水時,第一批空寶特瓶就回收成為打包帶和畫筆刷毛的製造原料,不過老牌的纖維製造廠威爾曼企業(Wellman Industries)卻發現一個更重要的次用途:製成聚酯纖維。威爾曼企業利用不合格的工業廢料製造聚酯纖維已經長達多年的時間──一種等於在告訴供應商:「我們喜歡你們犯的錯誤,可以再來一次嗎?」的遊戲策略,因此寶特瓶的降臨對他們來說簡直是意外之財、天賜甘露;突然間,他們多了好幾百噸低廉原料可以用來製造家具、衣料和睡袋填充物。

1990年代,威爾曼企業開始跟新英格蘭一家歷史悠久的羊毛廠和知名戶外用品製造商巴塔哥尼亞(Patagonia)(參見《任性創業法則》,野人文化出版)聯手合作,利用回收的寶特瓶製造人造刷毛,同時掀起一波嶄新且至今仍蓬勃發展的綠色時尚主張,許多參加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的隊伍(至少NIKE贊助的那些隊伍),他們身上的制服就是用回收的寶特瓶做的。

寶特瓶涵蓋了一個成功的資源循環必備的三大要件,使其他任何塑膠製品都望塵莫及。首先,多虧每年數十億支的生產量,它很容易取得;其次,它很容易再加工;再來,它有眾多的次巿場。全球製造商都吵著要取得更多的寶特瓶,好讓他們可以製造T恤、地毯和更多的新瓶子,無論是街頭拾荒者還是資金千萬的大企業,對所有從事資源回收的人來說,即使是一支空寶特瓶都有它珍貴的價值在。

儘管如此,大多數的寶特瓶是沒有被回收的。

以美國來說,我們回收的寶特瓶只占總數的1/4而已,就像在我打字的此刻,我桌上就擱了一支600cc的健怡可樂空瓶,像圖騰般彰顯著我的每日罪行,這也是為什麼在全國生產的約720億個寶特瓶中,有將近550億個最後都進了垃圾掩埋場或者被隨意丟棄,這是足夠為每個美國人織出3件毛衣的聚酯纖維量,也是足夠為120萬戶家庭提供一年用電量的能源總和。無論從什麼標準看,550億個廢寶特瓶都是極大的資源浪費。

這是另一個「塑膠的矛盾」,寶特瓶是資源回收中最成功的故事,卻也是最艱鉅的挑戰。我們回收的塑膠材料遠少於任何其他商品材料——相較於玻璃的23%、金屬的34%、紙類的55%,它只占了7%而已。簡單來說,我們正在埋葬自己要花大錢鑿井、挖礦、炸山才能取得的同一種高能源分子,這如何說得過去呢?名牌包評論家羅伯特‧黑利(Robert Haley)曾經指出,當我們把珍貴的分子放到用途最簡單的產品裡,我們無可避免地會忽略掉它們的價值。我們忘了像廢寶特瓶這樣的東西其實是值得留住的資源,並不是用完即丟的垃圾,然而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扭轉這種心態,讓人們重新珍惜塑膠,而不只是把它當成一夜情?

相關文章: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作者Q&A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超越自然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如今人類也有點塑化了。」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

Plastic: A Toxic Love Story

作者:Susan Freinkel

譯者:達娃、謝維玲

出版: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8月3日

定價:36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

今天我們每一個人,包括新生兒體內,都帶有一點塑膠。

塑膠無所不在:從口香糖、手機、不沾鍋,到奶瓶、輸血袋,甚至衣服,現代生活中想要不碰到塑膠,連十秒鐘都很難!

人與塑膠戀愛了將近百年,才發現陷入一場有毒的愛戀中,卻已上了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