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之心】原住民的生態知識與發展潛力(上) | 環境資訊中心

【亞馬遜之心】原住民的生態知識與發展潛力(上)

2012年11月13日
作者:林貞妤

亞馬遜恰如地球的肺臟,得天獨厚孕育了許多獨特生物,居住其中的原住民也發展出對應的文化。我在秘魯亞馬遜一路上看見的,也是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Matsiguenkas印地安部落,他們通常是傍水而居,住所完全就地取材,用棕櫚樹當房屋骨架、棕櫚葉鋪蓋天花板,其乾燥扇葉也是編織物品的主要材料,樹幹中心部分還可食用,果實油脂則用來塗抹皮膚與頭髮…諸多用途使棕櫚樹成為森林原住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植物。

亞馬遜印地安人的部落房舍,不管樑柱或屋頂,都充分利用棕櫚樹製成,恰如台灣原住民以樟樹或瓊葉海棠來做為建材一樣。攝影:林貞妤。

運用大地素材,自給自足的智慧

地球另一端的台灣沒有產棕櫚樹,但聰明的先住民,利用富饒的植物資源,以樟樹或瓊葉海棠當堅固的房舍樑柱,山棕的雨狀葉搭蓋遮蔭涼棚,以黃藤當繩,除了固定屋舍結構,也被用來編織櫃子、箱子等家具,一樣可見異曲同工之妙的建築智慧!

這天我剛來到一個新部落,慢慢踱步至附近的牛軛湖邊時,一位原住民大哥剛划著獨木舟捕魚回來,他很熱情地展示如何用網子及傳統魚叉捕魚。在旱季時,當河流水位降低,他會連同家人在河裡設下用蘆葦編成的攔水壩,然後在上游揉搓毒魚藤(Lonchocarpus urucu),一種具有麻醉作用的植物,魚中了麻藥後便會浮在水面上或被水壩攔住,他們就在旁等著輕鬆舀取魚兒!這位大哥一生都在叢林裡生活,對周遭動植物知之甚詳,他指著手上拿著的植物--鳳眼藍(Eichhornia crassipes),說經過加水煮沸後,就能拿來當拌肉或樹薯的鹽巴了!

當地人展示他們捕魚的魚網。攝影:林貞妤

無獨有偶地,台灣許多原住民族也會利用羅氏鹽膚木的果核外佈有的一層薄鹽,當做野外的鹽份來源。大哥這時又比手畫腳地指著附近一株不起眼的植物,說這是當地的胡椒葉,拿來水煮後,貼在傷口上,對創傷很有幫助。而台灣泰雅族人,也知道用胡椒的根煎服來治療頭痛,消除疲勞呢!

原住民大哥剛捕魚回來,熱情展示他為家人帶回的漁獲。攝影:林貞妤。

變調的傳統

跟著大哥走回部落的路上,大哥特別繞路帶我去看一種特殊植物,興奮地說了一個字:「ayahuasca~」。「ayahuasca」!不就是最廣為世人所知,卻又最神秘的民族植物嗎?!秘魯原住民Quechua語稱它為「死人的藤索」,由數種具有致幻作用的植物構成,普遍被南美亞馬遜叢林印第安人部族使用於治療疾病或與神靈溝通。部落裡的薩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巫師,會依照地區的不同,將ayahuasca混和其他植物,調配煲成儀式用的藥湯,喝下去的人,將經歷到恍惚、喝醉般的朦朧、遠處傳來音樂或神祉的聲音、時間變得靜止、事物開始扭曲,身體逐漸抽離……接著人開始劇烈嘔吐,吐到幾乎虛脫的同時,他們相信身體裡的髒東西或邪靈都被清除乾淨,身心靈皆返本歸真,回到「萬有之源」。

這樣的植物治療在過去是很神聖的,只有在某些時間點或特殊事件中才會看得見。但現在當你在秘魯北邊的亞馬遜城鎮獨自旅行,就會發現不少當地人在兜售「死人的藤索」,而許多西方背包客或嬉皮,也真的特地來到這裡一求感受與神靈接觸的體驗。

不僅僅是失去土地而已

傍晚我跟大哥道再見,心裡想著只跟這位大哥共處一個下午,就獲得這麼多的叢林知識與生存技巧,如果世界的運軌不是那麼快速且強勢侵略,照理以原住民這麼豐厚的生態知識,理應在其世代居住之地繼續安然度日、供食無缺,然而現今的社會有著顛覆性的結構改造,商品原產地與密集貿易往來的發生地開始分離切割,遂有了城鄉差距。

一路走來,我在秘魯或巴西都可以發現不少部落男人不再留守部落,取而代之的,他們外出至城市打零工或當起礦工。都市文化對原住民的吸引力很強,它被認為能提供另一種安穩富裕的生活品質。但嚴峻的現實面是,他們在叢林中發展出的各項技能並不適用於城市環境,由於不熟悉城市生活所需的電腦技巧,或是難以捉摸都市居民的生活習慣和微妙的社交方式,他們往往處於社會的最底層。

這些離開原生家園,前往都市尋求發展的原住民失去的不僅是自己的土地,同時也喪失了賴以維生的技能與收入來源。有些人當起臨時工或保安人員,但許多人最終返回了部落,並有著和離開時完全不同的身份:可能成為礦工和伐木工,回頭用外來者利用土地的方式,利用著他們所擁有的資源。隨著森林家園的消失,其自身傳統文化和與其相關生態知識也漸漸流失…,而這樣的故事似乎在早期的台灣也不陌生。

曾任台灣綠色和平組織會長的林俊義先生曾說:「生態環境是該地人文文化發生的依據,生態環境一旦破壞殆盡,人文文化也隨之消失無形,於是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外來的,和當地精神無關的文化...」

今日大多數的亞馬遜原民已無法在最原始的情況下生存,他們穿起了印有英文字母的衣服,使用塑膠等加工產品,狩獵技巧或藥草知識也不如老一輩的人精純了。當少數民族因整個大環境已不允許他們回到過去的生活方式,而被迫接受外來的價值觀、文化和生活模式時,他們如何更好地適應現在這個社會?

優勢文化的責任

我相信,如果想挽救或延續某種瀕臨滅絕的知識、技能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勵更多人加以使用。而優勢文化的社會其實對維持少數文化的延續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很幸運的,目前也有愈來愈多的國家立法來規範遺傳資源、傳統生態知識的取得與利益分享,除了放諸四海皆準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之外,南美洲安第斯國家也成立了 “Common System on Access to Genetic Resources”,共同的目標都在促進民族傳統知識本身及其持續創新能力的保護。

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在1986年時美國所通過的植物品種Banisteriopsis caapi 的植物專利,此植物正是鼎鼎大名的「死人的藤索」之原料,數千年來被亞馬遜流域原住民廣泛利用,也因此引發了大規模的原民抗爭活動,經過若干年的努力,美國專利局終於在1999予以撤銷其專利資格。(明日待續)

※ 專題介紹:亞馬遜雨林是世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方之一,其蘊含的龐大資源潛力,一直是人們覬覦的對象,不論是木材、採礦、蓋水壩或者觀光,都想著如何利用它,但惡劣的利用方式,嚴重威脅雨林生物及原住民族的生存權益。

想了解這個與台灣距離遙遠,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你吃的頭痛藥成分可能就是提煉自雨林植物)的地方嗎?本系列專文為作者遊歷亞馬遜後之觀察集結,主要關注生態旅遊、原住民及當地生態,帶領讀者一窺神祕的亞馬遜流域,了解雨林的現況與面臨的現實。

※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