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哩來看看小黃魚鴞有多古錐 | 環境資訊中心
享綠生活

來來來,哩來看看小黃魚鴞有多古錐

2014年08月17日
作者:洪孝宇;圖/影片: 汪辰寧、洪孝宇

在上一篇文章「黃魚鴞的通天巢樹」,我們介紹了黃魚鴞如何使用枯立木進行繁殖、以及研究人員爬樹探巢的過程,這一篇則要帶大家來看黃魚鴞小朋友的可愛(?)模樣囉!

為什麼要在「可愛」後面打個問號呢?因為黃魚鴞小時候就是全身汙白色雜毛,又長了一個老人臉,長大的過程簡直就是班傑明奇幻旅程的翻版,尤其是40日齡左右的一臉號呆樣,跟長大後的雄壯威武實在很難聯想在一塊啊。

黃魚鴞成長過程簡直是班傑明奇幻旅程的翻版。圖片來源:汪辰寧、洪孝宇(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  

40日齡的小黃魚鴞對研究人員擊喙(用上下嘴喙敲擊發出聲音)來表示抗議

黃魚鴞一窩會有1到2隻幼鳥,幼鳥從孵化到離巢約需60天,但是你看看,醜小鴨是會變天鵝的,即將離巢的小黃魚鴞是不是已經從一個糟老頭變身成小正太了呢?

即將離巢的小黃魚鴞。圖片來源:汪辰寧、洪孝宇(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

在小黃魚鴞離巢前,我們會幫牠測量身高體重,並且讓牠背負一顆無線電發報器,方便掌握牠離巢之後的動向。小黃魚鴞離巢之後還會跟隨親鳥一段時間,學習野外的謀生技能(根據我們目前追蹤的結果得知至少會待一年),之後就會離開親鳥獨立,去別處尋找能讓牠安身立命的領域和伴侶。

小黃魚鴞離巢前,研究人員幫牠測量身高體重。圖片來源:汪辰寧、洪孝宇(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

下圖左邊這位就是本研究室的主持人孫元勳教授,他平常公務繁忙,野外調查工作都是由手下的嘍囉來執行,不過在遇到繫放幼鳥這樣的重要事件,他還是會(跑來湊熱鬧)親自出馬的。

鳥類研究室主持人孫元勳教授繫放小黃魚鴞幼鳥。圖片來源:汪辰寧、洪孝宇(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

台灣記錄的第一個黃魚鴞巢,就是孫老師在博士班時期發現的,位在太魯閣的砂卡礑溪,是利用低海拔地區常見的崖薑蕨來繁殖。在暌違10多年之後,我們這幾年在武陵地區終於再次發現黃魚鴞的巢樹,而且首次證實在缺乏大型附生蕨類的中海拔地區,黃魚鴞是利用大樹的樹洞來繁殖,這個發現對黃魚鴞的保育別具意義。

我們在武陵一共找到3棵巢樹,都是胸徑在1公尺以上的活樹或枯立木,也唯有這樣的大樹才能形成夠大的樹洞,提供給像黃魚鴞這樣的大型貓頭鷹來利用(另外還有褐林鴞和灰林鴞),因此溪畔的大樹可說是維繫黃魚鴞生存的關鍵因素之一。

大樹是黃魚鴞生存的關鍵因素之一。圖片來源:汪辰寧、洪孝宇(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

根據黃魚鴞的近親──日本北海道的毛腳魚鴞研究,曾經發現一隻雌性的幼鳥在離巢後的5年內,數度離開出生地又回來,而且在她的母親失蹤之後,就留在出生地跟她的父親交配,顯示當地的毛腳魚鴞族群已經少到讓這隻幼鳥無法找到適合的伴侶,這是非常嚴重的警訊,也顯示出追蹤離巢幼鳥動向的重要性。

北海道的毛腳魚鴞為什麼數量會變得如此稀少呢?就是因為人類的開發,導致原始森林減少和破碎化,使得毛腳魚鴞在北海道的分布範圍大幅縮減。同樣的劇情其實也正在台灣上演,隨著道路的開發、農業的開墾,黃魚鴞原本賴以維生的自然溪流和原始森林,有許多都已經被高山農業取而代之。

黃魚鴞賴以維生的自然溪流和原始森林正快速消失。圖片來源:汪辰寧、洪孝宇(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

保育生物學裡有一個概念,叫做保護傘物種,通常都是對環境品質要求較高或是對干擾較敏感的物種。倘若我們能夠為了黃魚鴞的生存,保留牠們所需的自然溪流和原始森林,甚至逐漸把已被破壞的棲地給復原,那麼在這個棲地裡面的其他野生動物同樣都能獲得庇護,這樣保留下來的就不只是一個物種,而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

保護完整的生態系,才保留的了黃魚鴞。圖片來源:汪辰寧、洪孝宇(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

所以說,看看這麼可愛的小黃魚鴞,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好好保護台灣的原始森林呢?

ps. 由雪霸國家公園補助,全球首部黃魚鴞生態紀錄片以及孫老師自述他20年來黃魚鴞研究的專書,已在最後驗收階段,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