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繁榮優先的迷思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繁榮優先的迷思

人必須先賺大錢才有餘力思考環境問題?

2013年03月17日
作者:Anna Lappe;譯者:陳正芬

貧窮的迷思會推到一個危險的必然結果,就是唯有讓人民脫離貧窮,國家才有能力來應付環境危機,尤其是氣候變遷。

繁榮的迷思假設人只有富足到能考慮基本需求以外的事物,才可能具備環境的覺察力,這種論調在各大報章不時出現。但是當所謂的環境專家都來呼應,你就知道這迷思有多普遍。
2008年《突破:從環保主義的死亡到可能性的政治學》(Break Through:From the Death of Environmentalism to the Politics of Possibility)的作者諾德豪斯(Ted Nordhaus)和塞倫伯格(Michael Shellenberger)以顯著篇幅探討繁榮第一的迷思。為了支撐他們的理論而出示這個證據:「巴西、印度、中國等地對生態的憂慮遠低於美國、日本和歐洲,這也說明當環境主義在巴西等開發中國家崛起時,會出現在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最富裕的一帶,那裡的人民不像活在飢餓與暴力恐懼中的貧民,他們已經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

你無須是社會運動的歷史學家,也大概曉得這群人沒說出全部的事實。這些國家有無數多的環保運動發生在這兩位口中所謂,對生態無知的落後地區。

中國政府確實在推動火力發電廠,每個禮拜就蓋好一座新廠,但別被誤導。儘管中國政府沒有發布消息,但「生態關懷」確實在中國興起,就連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都估計2005年有5萬1千起污染相關的抗議在中國熱烈展開,相當於每個禮拜近1千次。

再來想想厄瓜多如火如荼的環保大戰,而這不是個高所得的國家。厄瓜多的亞馬遜原住民部落與能源大亨雪芙龍(Chevron)因為史上極為嚴重的石油污染而展開15年的衝突,按照諾德豪斯和塞倫伯格狹隘的定義,恐怕沒有人會比這群陷入抗爭的亞馬遜部落更「貧窮」。但是他們就是這樣!

墨西哥瓦哈卡艾特拉谷地(Etla Valley)的季蓉(Yolanda Giron),是教育家和社群運動的活躍分子。20多年前,季蓉跟幾位朋友透過種樹來表達他們對周遭環境的憂慮,從此以後的25年間,他們在四處山坡地植樹成林,而且面積還在不斷擴充。

河床邊是一片濃密的松樹,落下的松針在地面上鋪成毯子。孩子們直奔前一年鑿的井,好打水灌溉山丘上的樹苗,他們確實種了上千株樹,但是季蓉說,按照她對正在灑水的兒童們的瞭解,他們最大的成就是意識的改變。

「只要必須,我們會繼續做下去。」她說:「我知道下一代會接下去。」

你如何解釋季蓉和鄉親們對土地的熱愛,厄瓜多的原住民為期半個世紀的抗爭,以及中國的環保抗議事件?我訪談過肯亞的有機農業運動者,以及巴西心臟地區土地改革運動的領導者,我認識最勇敢、最有遠見也最投入的環境守護者。按照任何物質標準,這群人一點也不富裕,但是他們對環境的感激、對保護環境的領悟力,卻遠勝過我認識的幾個最富裕的人。

「繁榮第一」這個迷思存在著致命的危險,使我們看不見全世界數十億最貧窮的人也可能共同創造可行且迫切的解決之道,特別是全球暖化。我們也刻意忽視他們已經在努力做的事,唯有去除這個迷思,才能看到真正的可能,特別是在世界各地小農心中的可能性。意識到激烈的環保運動在貧民窟中發動—包括在原住民的農業社群中竄起、以氣候變遷為訴求的運動—並在窮到被遺忘的鄉里,也就是在諾德豪斯和塞倫伯格看不到希望的人身上,能夠看見真正的希望。

精彩回顧: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

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

Diet for a Hot Planet: The Climate Crisis at the End of Your Fork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

作者:Anna Lappe
譯者:陳正芬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26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905511
定價:380元 

※不適用CC授權條款,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