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垃圾山,被形容是城市毒瘤,歷史因素造就了它,城市發展也改變了它,從堆置到清除,垃圾山開始進行大改造...
台北市有個超級大工地,正上演現代版愚公移山的故事,只不過這裡移的是垃圾山。民國五、六十年代,垃圾處理並不如現在進步,垃圾到處堆置,山巔海邊,都看得到垃圾堆,甚至在城市上演垃圾大戰。由於當年缺乏管理掩埋場知識,垃圾露天堆置惡臭飄散,甚至常常發生悶燒、引發火災,還衍生出污染河川、土地的問題,台灣第一座垃圾山─內湖垃圾山,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
從民國59年開始啟用,到74年封閉,內湖垃圾山靜靜的待在基隆河畔37年,終於在民國95年動工清除。民國86年基於防洪需求,行政院要求台北市政府清除河川行水區裡的垃圾山,內湖垃圾山深入基隆河45公尺,被列入黑名單。但清除經費高達13.8億元,龐大經費用在一個已經穩定的垃圾山,在台北市議會,曾經有過一番爭執,最後還是過關了。
內湖垃圾山預計清掉約2/3的垃圾,總共222萬立方公尺,垃圾經過篩分,可以焚燒的垃圾送到焚化爐處理,土石類送到土資廠做再利用,另一類是資源回收物。挖垃圾也會挖到寶,古老的錢幣、石磨、瓷瓶,還有玻璃瓶裝的養樂多,都呈現當年常民生活的軌跡,現在看來別有一番意義。
今年9月底,內湖垃圾山將以新面貌呈現,生態堤防的設計,沒有剛硬的水泥牆,成為基隆河段唯一的綠意,也提供南港內湖居民一個親水綠地。台北市環保局長吳盛忠表示,這裡有全台第一個掩埋垃圾的掩埋場,全國第一座焚化爐,可以作為環境教育的場域。
新北市的大漢溪畔,許多河濱公園的前身都是垃圾山,現在整體規劃成綠地公園,深受市民歡迎。在樹林環河路的大漢溪河段,騎著腳踏車的當地居民陳先生表示,以前整個河床都是垃圾,在堤防上面聞到臭味,就不太敢靠近,現在整個弄起來,環境還不錯。車友李先生,一聽到河濱公園是垃圾山改造的,表情有點驚訝,但非常肯定改造後的樣貌,車騎起來很舒服。
在開闊的河濱公園,有一個山丘植物生長茂密,還聽得到蟲鳴鳥叫,完全看不出來是個小垃圾山。常常在大漢溪流域踏察的社區大學講師梁蔭民表示,鳥對生態最不客氣,假如那個地方不適合,牠絕對不會回來,這個小垃圾山已經穩定了,生態也回來了,若是對防洪沒有影響,把它保留下來也是一個方法。
大漢溪畔早期有好多座垃圾山,與內湖垃圾山同樣的時空背景形成,也清除了,梁蔭民卻意外發現潛藏的毒瘤。在土城段,出現了一大片陳年垃圾,目測有幾百公尺長,梁蔭民研判,應該是被某次颱風的大水沖刷出來,大漢溪水質不佳,這些垃圾多少也有貢獻,若不清除,必然會在下次大水時被帶到下游,讓海洋去處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他認為,這需要政府與民眾一起來討論,要如何處理。
垃圾山大變身,另一個樣貌就是鹿角溪人工溼地,利用溼地淨化水質的原理,把生活污水作簡單處理,降低對河川水質的衝擊。梁蔭民認為,做了人工溼地後,生態回來了,污水處理了,也可以成為教學場所,外加休閒的好地方。
垃圾山是台灣廢棄物管理的一頁歷史,這些當年位在城市邊緣的土地,隨著都市擴張、人口成長,已經成為民眾休閒運動的好地方,為擁擠的城市,提供一個喘息空間。梁蔭民認為,這些土地究竟是城市發展的綠地,還是把它還給自然、還給河川,讓河道成為生物棲息的廊道,人類利用河川地,還是產生拉扯。當我們覺得是綠地,人工東西就會多,當我們覺得該還給自然,人工的東西就會比較少。
人對河,始終從人的需求角度出發,回顧這段垃圾山歷史,讓我們重新省思,人與河的關係。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