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雲山莊即將重啟 統一供餐減少高山廚餘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排雲山莊即將重啟 統一供餐減少高山廚餘

2013年04月11日
本報2013年4月11日南投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4月10日是玉山國家公園生日,在管理處成立28週年的紀念活動上聚集大批山友與志工,此外,還有一項玄機暗藏在「廚房」。只見廚房裡十幾個人忙著準備260人的餐飲,菜單中的咖哩雞肉、梅干扣肉、燉牛肉等,未來將出現在排雲山莊,山友透過預定就可享用到。

2010年重新整建的排雲山莊預計本月完工。除了硬體設施改建,也一併改進軟體服務,其中最重要的規劃是「統一供餐」與「預約定餐」機制,為了改善山友廚餘處理不當、改變野生動物覓食習性,導致動物與人類過度接近、甚至吃進塑膠袋等老問題。

排雲山莊位於海拔3400公尺,是登玉山前一個重要的緩衝點,每天提供82個床位給事先抽籤預計登玉山的團隊,每人每宿220元(重新開幕後提高為480元;國外旅客價格另訂)。過去因為缺乏餐飲服務,大多觀光團自備食材入內烹煮,在商業競力下,不但拚吃得飽,還要吃得好。但玉管處副處長吳祥堅表示,過去常有沿途棄置廚餘的現象,吸引野生動物覓食,長久下來恐改變野生動物食性,管理處雖已公告禁止,執行時卻難以舉證,徒增管理成本。

未來排雲山莊提供訂餐服務,山友可吃到熱騰騰的佳餚,並確保零廚餘。這次規劃的供餐機制經過2年多討論,會先試辦,然後調整服務內容。玉管處遊憩課長邦卡兒‧海放南說,目前並不能強制,只能鼓勵登山團體使用這項服務。他也提到國外如日本富士山,除了提供便利的服務,也會限制登山炊煮行為。

未來供餐的方式將以輕食簡單、吃飽營養足的原則以簡餐方式來辦理。除早、中、晚三餐外,另針對登玉山遊客行程規劃有早、午餐麵食、咖啡、飲料及點心供應,以及睡袋租賃、登山必需品販售等服務。

排雲山莊預計6月重啟,訂餐服務也將同步開啟。遊客可於上山前7天以電話、傳真或網路等方式向宴林企業有限公司預訂,並完成付款,同時上排雲山莊前至塔塔加遊客中心餐飲部領取餐券即可享有服務。

排雲山莊廚餘  改變動物習性

志工清除玉山的垃圾(圖片提供:玉管處)廚餘造成動物習性改變往往是負面的。邦卡兒‧海放南表示,巡守員曾發現水鹿死亡後腐爛的屍體中露出塑膠袋。除此,山中食物吸引野生動物靠近,如野山羊很容易受鹹味吸引而靠近山莊,與人類過於接近,遭攻擊的機會也增加。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學者姜博仁發現,離排雲山莊越近,動物出現的頻度也越高,包括高山白腹鼠、台灣森鼠、長吻松鼠以及他們的掠食者黃喉貂、黃鼠狼、小黃鼠狼。他表示,自動照相機在其他地方很少拍攝到這些掠食動物吃老鼠的畫面,但是在山莊附近,卻記錄數次黃喉貂、小黃鼠狼等嘴巴咬著老鼠的照片,可能是因為鼠類聚集所致。

水鹿也是越靠近越多,應是受廚餘、垃圾以及鹽份吸引;一旦數量更高,則有可能對附近森林造成影響,如過度啃食底層植被與樹木被環狀剝皮而死亡。

姜博仁表示,在其他地區,動物往往是儘量避開人類以躲避潛在的風險,但在山莊附近卻是有趨近的傾向。這對登山客觀賞野生動物有利,但是動物可能因太靠近人類而被捕殺。

另外,動物可能因人類食物而影響其生理健康。人類食物中的人工添加物、農藥殘留或環境荷爾蒙等,或因廚餘腐敗發霉、誤食廚餘或包裝食品的塑膠製品,都可能導致動物生病或死亡。姜博仁說,不僅海洋中的塑膠造成海洋動物誤食與死亡,高山登山客隨手丟棄的垃圾或廚餘也可能發生類似情形,尤其是隨手丟棄沾有食物殘餘的塑膠袋或容器。

容易取得食物的情況下,也影響野生動物覓食行為。姜博仁研究發現,山莊附近的廚餘吸引動物,進而產生人與動物的衝突(例如獼猴、水鹿),也有人與動物共通傳染病的疑慮(如鼠類,也可能包括登山客攜帶之狗之犬瘟熱或其他疾病傳染給動物導致動物生病或死亡)。「受山莊吸引而增加了動物出現頻率,不一定代表動物增多或對動物比較好,卻可能是一種『trap』(圈套),對動物的族群、健康、行為產生影響。」

另外,廚餘或食物處理過程中的果皮菜葉等,隨手丟棄除了有以上的疑慮之外,這些農產品可能攜帶的蟲菌疫病,恐怕也因人類而快速傳播到山裡。

留鄉打拼  布農族人標下經營權

推動統一送餐的手,左起伍玉龍、林嶢峙以及玉管處遊憩課長邦卡兒‧海放南。為了管理高山廚餘問題而訂定的供餐機制,目前經公開招標後,是由布農族人Umi(伍玉龍)經營的宴林公司取得經營權。來自玉山山腳下信義鄉東埔村的Umi,是台灣前幾位攀上聖母峰的登山好手,他為了留在自己的家鄉工作,並能服務山友而感到高興。

Umi 認為供餐服務可提升高海拔登山水準,讓登山客減少負擔,不須自行準備飲食,因而得以好好休息。

餐飲的安排將考慮以零廚餘為考量,旅客預訂的餐點會先在塔塔加遊客中心的廚房處理成半成品,再由員工背上山,在山莊加熱後供應。剩下的廚餘壓乾後帶回塔塔加處理,不過湯汁只能就地解決。建議用餐者盡量完食,避免殘餚湯汁剩餘。

※ 本文與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