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市面上常見的生鮮鮪魚,大多是沿近海撈捕的太平洋黑鮪,過去因太平洋黑鮪的研究不足,讓人誤以為族群數尚屬穩定,不過這個印象隨著最新研究,必須改變了。根據北太平洋鮪類及類鮪類國際科學委員會最新的調查研究指出,太平洋黑鮪數量僅剩下60年前的3.6%,有滅絕危機。
在此同時,屏東縣政府第13年的黑鮪季也將於5月4日開幕。黑鮪魚族群永續再度成為話題。
對此,屏東縣政府觀光傳播處則回應,黑鮪季重點是推廣東港海鮮產業發展觀光,這幾年已逐漸轉型。
第一鮪300公斤
隨著屏東東港漁會「第一鮪」舉辦盛大拍賣,預告洄游性黑鮪來到台灣東部沿近海。2013年屏東第一鮪拍賣於24日下午舉辦,今年第一鮪是由琉球籍漁船「滿志福」號捕獲,重達300.2公斤的黑鮪魚是歷年第三重,由台北市三井餐飲事業集團以每公斤5888元得標,總價176萬6400元得標。
黑鮪季的發起人是前農委會主委蘇嘉全,根據他的說法,13年前黑鮪魚季未開辦前,黑鮪魚大多低價外銷日本,漁民的辛苦只獲得薄利,民眾也吃不到;黑鮪季讓鮪魚等海鮮變成在地經濟,結合美食、觀光、文化、漁業等元素,為農漁村注入一股新活力,每年帶動地方10多億元產值。
族群數量直直落 撈捕數量縮減
然而,13年來鮪魚的捕撈量卻急速下滑,根據東港區漁會統計,數量從1999年的11,311隻掉到去(2012)年707隻;全台撈捕噸數由2000年3097噸降到2011年316噸。
對於數量減少,屏東縣政府認為是因為與菲律賓重疊海域遭菲國政府驅趕,撈捕區域減少所致,但這無法解釋何以太平洋黑鮪全面性減少的原因。
北太平洋鮪類及類鮪類國際科學委員會(ISC,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for Tuna and Tuna-like Species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去年底發佈的評估報告指出,從1952至2011年間數量大幅減少了96.4%之多,有滅絕的危機。
太平洋黑鮪減少是全面性的。黑鮪魚共有3種1,台灣綠色和平指出,不只是太平洋黑鮪有絕種危機,南方黑鮪與大西洋黑鮪早因過度捕撈數量銳減,而列入紅皮書,各國也已嚴格控管捕撈量;漁業署雖以漁獲證明書(CDS)2及綁繫標籤(tag)等進行管理,卻至今未針對撈捕總量管制,毫無限制的撈捕早已不利於黑鮪魚族群。
台灣綠色和平海洋專案部主任顏寧表示,過去漁業署聲稱黑鮪捕獲量減少係氣候變遷、漁場限縮與作業漁船數量變少所致,無證據顯示黑鮪族群數量下降。「現在既然已有科學資料指出數量大幅減少,主管機關應據此來調整政策」。
撈捕鮪魚有待標示產銷履歷
面對市面上琳琅滿目的鮪魚,消費者如何分辨到底這種鮪魚族群數還穩定?不但黑鮪面臨族群數快速減少的命運,中西太平洋漁撈的4種鮪魚,正鰹、長鰭鮪、黃鰭鮪與大目鮪都有過度撈捕的危險。
綠色和平指出,目前漁業署只推水產養殖產銷履歷,撈捕漁獲則未有標示來源以及種名等相關資料,使得消費者無從辨識所吃的鮪魚族群數是否無虞。顏寧提供幾個辨識原則,台灣遠洋漁船撈捕的鮪魚大多為供外銷的大目鮪、黃鰭鮪,而且已經過冷凍程序;沿海漁業撈捕的以太平洋黑鮪為主,主要供內需,壽司店等生鮮鮪魚大多是黑鮪。
綠色和平建議,不要吃黑鮪,少吃大目鮪、黃鰭鮪;鮪魚罐頭除非清楚標示漁法與地點是來自友善漁法、非公海撈捕(目前公海難以監測,盜捕情形嚴重),否則不建議食用。
整體而言,不要食用食物鏈頂端大型魚類,除了考慮物種及海洋永續,還有一個重要考量,這些大型魚種成長時間較長,體內可能含有海洋污染所造成的重金屬以及汞。
黑鮪魚淡出 櫻花蝦進場
雖然不少人不看好炒作出來的黑鮪季,預測每年都可能是最後一年。即使今年不是最後一年,也已顯出黑鮪魚疲弱態勢。黑鮪季即將於5月4日登場,活動至6月底,今年以「夏季櫻花戀」做為今年黑鮪魚季活動主軸,顧名思義主打的是櫻花蝦。
屏東縣政府觀光傳播處長鄞鳳蘭表示,黑鮪季舉辦多年已打響名號,至今仍沿用目的是以黑鮪為號召帶動東港觀光產業,成為海鮮首都。「黑鮪魚只是其中一個元素,已經不是主角了」。
這幾年來,觀光傳播處不斷調整黑鮪季的內容,從前年融入七角頭陣與漁業文化,一直到去年以7種海鮮到今年的夏季櫻花戀,實質上則已逐漸轉型。
鄞鳳蘭表示,屏東縣政府一向重視保育,農業處也以黃尾鰭箱網養殖、魚礁魚苗放養以增加海洋資源。今年也在墾丁旅遊淡季,推出「尋找李察帕克」活動,在觀光旅遊中融入保育元素。他無奈表示,今年黑鮪季再度引發黑鮪魚保育論戰,讓縣府同仁飽受壓力與委屈。
註釋:
1 黑鮪魚分為南方黑鮪以及北方黑鮪。南方黑鮪(Thunnus maccoyii)由CCSBT(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管理;北方黑鮪又分大西洋黑鮪(Thunnus thynnus)由ICCAT(大西洋鮪魚養護委員會)管理、太平洋黑鮪(Thunnus orientalis)由WCPFC(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管理。
2 漁業署2012年5月12日新聞稿:我國於100年已率先實施黑鮪漁獲證明書(CDS)及綁繫標籤(tag)等前瞻性管理措施,換言之,漁民在海上捕獲黑鮪,即應以無線電通報其捕獲之經緯度、標籤號碼、魚體重、性別等資料,同時在尾端繫上標籤,標籤上之編號等同該尾黑鮪之身分證字號,進港後並將進一步量測魚體長、採集耳石等資料,以確定每一尾黑鮪之相關捕獲資訊,顯示我國為養護及管理該黑鮪資源投入實際作為及貢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