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綠色校園,尋回噪音中的悅音 | 環境資訊中心
搶救寂靜

傾聽綠色校園,尋回噪音中的悅音

2013年06月05日
作者:范欽慧

 

「聲音一直使我們著迷,它就像是生命的精靈,穿透人的整個身體。」
〈感官之旅〉戴安.艾克曼

 

自從我們的世界發明了內燃機之後,所有的聲境都改變了。

朋友跟我說,未來如果全面改為電動車時,世界會安靜許多,但設計者怕車子移動時沒有聲音,讓人失去警覺性,要故意製造一些聲音,做為警示。這顯示出現代人對身處的聲境,有一種習以常的慣性,我們無法避免在噪音中移動,最後只能封閉自己的感官。

當我開始懂得聆聽自己心中的聲音時,就是我記錄自然聲境的開端。當我們封閉自己的感官,其實也在拒絕感受自己內在的世界。圖片來源:The Noise Within@Bart on flickr,符合CC授權使用。

當我開始懂得聆聽自己心中的聲音時,就是我記錄自然聲境的開端。當我們封閉自己的感官,其實也在拒絕感受自己內在的世界。我們活在多元豐富的聲音世界裡,聲音宰制了我們的情緒、意念,如果我們對它沒有太多的察覺,可能與豐美隔絕,也可能向傷害靠近。

我相信那些在捷運上的低頭族,應該不會太過在意所謂的環境噪音,即使我們可以強迫耳朵接受這一切,身體還是在不知不覺中承受噪音所帶來的壓力,造成疲倦、血壓高、甚至心血管疾病等風險。

一片空白的噪音教育

在國外,重視寧靜的地區,會看到這樣的告示牌,禁止許多形式的噪音。圖片來源:Patrick Fitzgerald on flickr,符合CC授權使用。然而,噪音教育在台灣的教育內涵中,可說是一片空白。我們是一個喜歡熱鬧的民族,在餐廳中總是高聲喧譁,我們不太懂得控制音量,並察覺自己對環境帶來的影響。我們也不太能夠理解究竟安靜的重要性在哪裡?那些是噪音?那些是悅音?對我來說,保護大自然的聲境,那是因為這些聲音是重要的國家資產,我相信保護自然聲境對生態保育是重要的,但是在自然聲境中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噪音,又該如何克服呢?

我的寂靜許願石繞過地球一圈,終於回到我的手上。沒多久我接到林龍森先生的電話。他是華科慈善基金會的總幹事,「聽覺照顧」是這個基金會所關心的重點,不只是針對聽障人士,三年來,他們跟一群中小學校長共同努力,在校園中推廣減噪取靜的教育理念,龍森希望透過我的廣播節目分享、推廣經驗與成果。

聲音,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焦點,對我來說,因為從事自然教育的經驗,我非常希望保護這些美好的「自然聲境」,而龍森所要宣揚的如何避免噪音帶給我們的傷害。這就像是談垃圾分類,與保護純淨大地的理念一樣,一個是做法,一個是願景,根本是一體兩面的事情,我決定跟龍森詳談。

噪音,無所不在

龍森是一個非常謙和客氣的年輕人,那天,他走進我那隔絕外界的錄音間,卻是要讓我知道什麼是「噪音」。

他幫我在手機上安裝了「噪音捕手」的軟體,這是免費下載的APP,不論是誰,都能隨時隨地監測噪音分貝。很快地,我發現即使身處於四面皆安裝了隔音板的錄音室,因為空調與機器的聲音持續運作,內部空間居然也高達50分貝。他甚至提供我一支噪音分貝器,可以更精準的量測周遭環境聲音的能量。

噪音捕手APP,下載到手機後可隨時測量身邊環境的噪音值。圖片來源:Google Play截圖。

分貝反映了聲音的「振幅」,也是我們常用來形容音量「大小」的單位,就正常人耳聽力所及的範圍來說,,20分貝以下已經是寂靜的極限,70分貝以上就是很吵雜的狀態,到了85分貝時,耳膜就會開始疼痛了。而且20分貝到40分貝之間,並不是差距一倍的音量,而是10 X 10的差距,也就是放大100倍的能量,光是這點,就撼動了我。

噪音捕手APP測量中實際畫面,依照分貝量大小,而有不同顏色及說明。圖片來源:Google Play截圖。噪音捕手APP測量中實際畫面,依照分貝量大小,而有不同顏色及說明。圖片來源:Google Play截圖。噪音捕手APP測量中實際畫面,依照分貝量大小,而有不同顏色及說明。圖片來源:Google Play截圖。

噪音不降低,學習難專心

有了粗淺的知識,讓我對噪音產生了不同理解。加上分貝器顯示的數字,更能具體感受環境音量的「大小聲」。

龍森說,他們發現,許多人對保護自己的聽覺其實很沒有概念,若我們長期處在噪音的環境、甚至是長時間帶著耳機聽音樂,都可能會傷害我們耳蝸中的毛細胞,造成永久的聽力耗損。更何況有許多研究顯示,孩子在噪音環境中會難以專注,影響學習,所以他們首要的目標,就是要進到校園,教導孩子如何避免噪音傷害,同時也邀請防治噪音的研究團隊,協助進行校園減噪。

噪音的判斷是很主觀的,同分貝的樂器聲與砂石車呼嘯聲相比,就可能帶給人不同感受。圖片來源:Feel The Noise @ Blue Yonder  on flickr,符合CC授權使用。其實,光是從音量大小來評斷噪音,也不全然正確。否則在國家音樂廳中欣賞交響樂時,分貝可能偶而都會飆過70分貝,但是跟忠孝東路的尖峰時段比較起來,你可能會明確感受到什麼是噪音。但是噪音其實也是非常主觀的界定,有些聽覺敏感的人,甚至無法忍受極低卻重複的音量。

龍森希望我能報導他們是如何帶領孩子來繪製「噪音地圖」,也就是讓孩子們學習透過噪音分貝器,去了解校園中噪音的來源,並且尋求解決的方式。為了要結合我保護自然聲境的理念,我向龍森獻策,希望不僅介紹校園的噪音教育,同時也能介紹校園的生態環境,讓孩子也能在噪音中發現不一樣的綠色聲音地圖,並在我的廣播中開闢一個新單元,稱為「傾聽綠色校園」。當然,帶孩子去發現大自然的聲音,那可是我的專長。

白頭翁 PK 砂石車

示意圖:長坑國小的噪音困擾來自緊鄰公路幹道,砂石車呼嘯而過的聲音可高達90分貝。圖片來源:砂石車的狂嘯@文西林 on flickr,符合CC授權使用。於是,在龍森的安排下,我到新北市八里的長坑國小進行採訪。這座小學是位於觀音山下,俯近山林環繞加上四周田園阡陌,本身擁有很好的自然條件,但是這附近也存在許多鐵工廠,不時會帶來一些噪音。但噪音的真正來源,卻是學校旁邊的公路,這是一條交通繁忙的主幹道。

校長鄭旭泰是個熱愛自然的人,他努力經營學校的生態環境,因此校園中不僅有水生池、蝴蝶廊道、還有太陽能板、風力發電等綠能設施,因此獲得了國家永續發展獎的永續教育獎,受到相當大的肯定。也因為重視環境品質,鄭校長非常希望能改善學校的噪音問題。

華科基金會安排了長庚大學余仁方教授領軍的聽覺研究室團隊,到校園中進行噪音監測,並對防噪提出改善建言,除了讓孩子的校舍儘量遠離馬路噪音,讓孩子的受教環境不受影響之外,也可以透過搭建綠籬來阻擋砂石車呼嘯來去的干擾。鄭校長無奈的說,真希望林口那裡的工程趕快結束,學校就不會每天承受噪音干擾。

小朋友參與校園噪音地圖的繪製工作,透過錄音器具,用耳朵感受校園環境的悅音與噪音。圖片提供:范欽慧。

我拿著龍森給我的噪音分貝器對著馬路測量,當大卡車通過時,居然可以到達90分貝,非常驚人。但走進長坑國小內,我很快就被校園池塘中的貢德氏赤蛙的聲音所吸引。儘管噪音無所不在,卻可以聽到綠繡眼、白頭翁、八哥,還有遠方筒鳥與白腹秧雞的叫聲,這樣豐富精彩的自然聲境,輕易地被埋沒在各種人為噪音的世界裡。

找回聆聽本能,發現砂石車聲中的天籟

孩子們熱切地與我分享如何在繪製噪音地圖的過程中,發現了各種噪音來源,他們甚至覺得學校的鐘聲與廣播都可能是噪音來源。這個新發現,帶給學校新的思惟,校長老師也討論除了控制音量外,有無更友善的替代方案。有些學校甚至已考慮以傳統人力敲鐘,來取代現成電子鐘聲,不論是否達到減噪取靜目標,至少是一種人文素養的展現。

小朋友熱烈分享他們察覺到校園裡有哪些噪音,連鐘聲也可能是噪音來源之一。圖片提供:范欽慧。

趁著採訪空檔,我試著教導孩子使用我的麥克風跟耳機,看著他們專注聆聽的表情,我知道他們已經在享受聲境上的重新體驗。我開始輪番介紹周遭生物,讓孩子記住這些動物的聲音,同時也建議學校,要帶著孩子開始畫另一張地圖,那就是友善的「悅音地圖」。我指著眼前樹上的一隻白頭翁跟孩子們說:「你看牠們在這樣的噪音中,必須很用力的叫,其他的鳥兒才能聽得到呢。」戴著耳機的小男孩對著我,神情堅決的點點頭。

懂得聆聽的孩子,將會為這世界帶來改變。除了校園噪音,也要懂得欣賞那些美好的聲音,才更知道要如何珍惜和保護。圖片提供:范欽慧。

而我相信,懂得聆聽的孩子,將會為這個世界帶來改變。至少,他會有更多的選項,來為自己所身處的聲境品質,貢獻更多堅持與努力。

 

※ 不需眼見,只要用心傾聽:嗨,白頭翁,你在說什麼?

白頭翁夾雜砂石車之聲,錄製者:范欽慧(podcast from myaudiocast

白頭翁是台灣最常見的鳥種之一,在都市也常能發現其蹤跡,最明顯的是頭頂一撮白毛,雌雄羽色皆近黃褐色,其叫聲清脆嘹亮,似「巧克力、巧克力」。雖族群尚無危機,但容易因農田放置的鳥網或放生捕捉而死亡。

作者

范欽慧

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對大自然聲音充滿好奇,喜歡錄音,也想更進一步了解生物相關知識,於是把鳥類和昆蟲的聲音錄下來。從1997年錄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