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食物的省思:蚱蜢繁殖機獲得設計大獎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西方食物的省思:蚱蜢繁殖機獲得設計大獎

2013年07月03日
本報2013年7月3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越南胡志明市的炸蟋蟀菜餚。全球有超過20億人對於吃蟋蟀習以為常。(節錄自Reuters新聞照,Kham攝)「Lepsis」蚱蜢繁殖機一次可養100隻蚱蜢,獲得全世界最大設計獎之一Index: Award設計獎的肯定。

咖啡機、烤吐司機、攪拌機...蚱蜢繁殖機?一位從小在非洲長大的美國設計師發明了這個非常另類的食物處理家電。

當聯合國告訴人們應該要多吃點昆蟲做為蛋白質來源,以解決全球70億人口面對的食物供給問題,「Lepsis」蚱蜢繁殖機設計者Mansour Ourasanah希望「Lepsis」成為受歡迎的設計產品,能扭轉西方主流食物觀念,發展更永續的肉食習慣。

這台外型像水晶球的蚱蜢繁殖機叫做「Lepsis」,外型如同現代時尚小家電。蚱蜢就養在綠色六角形格子中。透明的外殼讓使用者可以看到裡面的動靜。蚱蜢長大後,會發光、像碗一樣的器具能吸引並捕捉他們。當碗滿了,就可以移到冰箱保存以便日後食用。成長期據說大約一個月,Ourasanah估計一次可以繁殖100隻蚱蜢。

「Lepsis」獲得今年Index: Award設計大獎的殊榮。Index: Award設計大獎頒給以解決全球性問題出發的設計作品,2013年8月於丹麥頒獎。

28歲的Ourasanah,居住在西非多哥長達16年。在多哥,蚱蜢是主要食物之一。Ourasanah後來移居美國,兩文化食物習慣的極大差異讓他開始反思食物消費的環境衝擊,「我的目標不是設計出一個讓人想要吃昆蟲的產品。我想為食物浪費提供解決方案,並且讓食物不再離我們如此遙遠。」

5月發表的一份聯合國報告重申人類吃昆蟲有助促進食物安全。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有超過20億人習慣於吃昆蟲。昆蟲含有高蛋白和低脂肪。報告也指出,要生產等量的蛋白質,繁殖蟋蟀需要的資源僅是繁殖家畜的十二分之一,讓蟋蟀成為更加具有永續性的肉食選項。

估計到了2050年,全球將有70%的人口住在都會區。Ourasanah希望「 Lepsis」能受到大眾歡迎,提醒城市居民注意食物生產的過程,同時把昆蟲列入食物選項。

雖然吃昆蟲有助降低生態足跡,西方世界的人們儘管相信蚱蜢的影響,對於蚱蜢的美味還是存疑。

在哥本哈根的北歐食物實驗室,廚師和科學家們研究如何以昆蟲製作出西方餐盤中的美食,「最大的挑戰是讓人們首次嘗試,並創造美好的經驗。蚱蜢可以烤也可以炸,也可加辣。」食物實驗室烹飪研發主任Ben Reade說。

「我們正在努力把蚱蜢變成吸引人的菜餚。無關抽象或道德的意義,吃蚱蜢只因為牠們很好吃。」

【參考資料】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