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台灣,台北某處
事件:中午時分,辦公族魚貫走出冷氣空調大樓,肚子很自然地咕嚕作響。該吃什麼好呢?唉,看似有許多選擇,但卻沒有真正想吃的。炎熱夏日讓胃口不 佳,一盤涼麵吃了幾口就提不起勁,算了啦沒關係,等下去買枝冰棒吧!麵店老闆快手快腳把沒吃完的麵和飯菜倒進廚餘桶,迎接下一組飢腸轆轆的客人。
位置:巴西,東北部小村莊
事件:一家人在燠熱夏夜中翻來覆去,但比悶熱更讓人難以成眠的是來自空胃的嘶鳴,年紀小的孩子受不了,嗚咽啼哭起來,聲音越來越大,束手無策的母親 只好到灶上燒水,水滾之際丟進幾顆石頭,一邊安撫孩子說:先睡吧,明早起來就有東西吃了。這是她從父母那兒學來的習俗,代代相傳只為度過每個飢餓的漫漫長 夜。
問題真的出在不夠嗎?
伊索比亞瘦得不成人形的孩子照片,或是每年皆盛大舉辦的「飢餓三十」活動等,都在告訴我們一個訊息:好多人沒飯吃!於是我們捐出金錢,想給他們買點吃的,但根據聯合國農糧署(FAO)統計,2011~2012年間,全球長期營養不足的人口仍高達8.7億。而在紀錄片《餵不飽的地球》(We Feed the World)中,時任聯合國全球糧食書記官的尚.齊格勒(Jean Ziegler)指出,該年全球營養不足人口為8.42億,兩年前(2003)則為8.26億。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吃不好又吃不飽的人數越來越多呢?是糧食真的不夠?捐款不夠?還是另有隱情?
奧地利導演艾文瓦根霍夫(Erwin Wagenhofer)藉由《餵不飽的地球》提出了諸多探問,紀錄片中透過轉換不同地點及主題,邀請生產者現身說法,輔以專家剖析,拼圖般一片片拼湊出農 漁業現況與面臨的困境。而觀眾也彷彿踏上了一趟世界糧食貿易追尋之旅,得以一窺超市或便利商店貨架上食物從何而來,並慢慢揭開「飢餓」背後的種種原因:
農產價格超低,變成燃料燒光光
加入歐盟之後,維也納有1/4的農夫放棄務農,因為休耕補助,也因為小麥價格低到不行。一位承襲父業的農夫回憶,從前父親只需12英畝土地就足以養活全家,但現在他必須多種植6倍面積,才能勉強維持家計。
另一頭,卡車司機滿載著從城市各處蒐集來的麵包,開到特定倉庫後啪啦啪啦卸下,據統計,維也納每日丟棄的麵包數量,足以供應奧地利第二大城葛拉茲(Graz)全部的居民(約26萬人)食用,但10年來,這些麵包只有一個用途:做成家畜或家禽飼料。
實在太浪費了!你會說,但除了麵包變成豬飼料之外,還有一部分糧食變成了生質燃料。這說明了一個事實:當印度有兩萬人正在挨餓時,那些可以填飽肚子的東西,被拿來餵養、滿足富有國家的民生用品及發展所需。
以大換小,魚越抓越少
布列塔尼漁村的漁夫孔卡爾諾,觀察大自然的運作週期,要求自己「準時」,以順應自然的捕魚方式,取用海中資源。然而歐盟為了減少漁船數量,收編小漁船,留下大漁船。孔卡爾諾無奈表示,如此做法對永續漁業資源並無幫助,大船以精密雷達探測,下網深且時間長,而且全年無休!
而魚越抓越少的結果,導致從前會被丟進垃圾桶的魚種,都成了魚排材料。
失控的農業補助
西班牙阿爾梅里亞地區的溫室番茄,種植範圍約等於荷蘭加比利時的國土面積,這裡是人類控制精神的展演場域,為了預防病害,石棉基質取代了土壤,滴水回收系統取代了雨水。人為措施掌握了生長及採收的時機和數量,而這些番茄的出處是幾千公里外的超市或賣場。
尚.齊格勒指出,歐美國家以每噸高達3.49億美金的優渥價格補助農業的種植與出口,嚴重打擊了非洲農人,他們必須面對進口馬鈴薯價格遠低於本土作 物的狀況。以西非塞內加爾為例,當地佃農就算每天在烈日辛苦耕種18小時,也無法養活自己與家人,於是有能力者偷渡到鄰近國家,擔任清潔工或者苦力等工 作,游離於社會低下階層,仍是受到壓榨的一群。
失落的蘋果滋味
旅程來到羅馬尼亞,先鋒種子公司的生產總經理卡爾歐托克,以「個人名義」發表對於基因改造種子的了解與觀察。
卡爾歐托克指出,公司的名字「先鋒」代表其目標永遠都是成為業界領導者,它是「沒有心的」,而「錢只會從窮人口袋流出,有錢人不會受到影響,從來都是這樣。」
例如政府與企業合作,一開始補助農夫購買基改種子,但改造過的種子無法自行繁衍,所以每一季都必須再花錢買種,而後來補助就取消了,沒有能力回頭種植本土作物的農夫只能淪為受控制的工具,勞累終日卻得不到應有的報酬。
他憂心地表示,基改作物的賣相佳,擺在商店就是比較好賣,但風味卻遠遠不及自然作物。「而孩子們再也無法知道番茄和蘋果的真正味道,因為基改種子讓一切都不同了。」
他們吃掉了整片雨林
巴西為了種植大豆,砍伐了大量的熱帶雨林,光是1975年砍掉的雨林面積,就等同於法國和葡萄牙的面積總和。身為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國,卻有1/4的人口每天吃不飽,也無法獲得乾淨飲水。一名巴西婦女表示:「我不想說謊,但我們過得真的很不好。」
生物學家文森荷西保羅指出,一項由世界銀行和美洲開發銀行資助的計畫,是要興建一條直接穿過原始雨林的柏油馬路。這項我行我素的政策,絲毫未顧及對生態環境及當地的衝擊。
而所謂的「歐洲糧食庫存計畫」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了滿足歐洲市場所需,巴西會以便宜的價格清除更多雨林(一平方公尺的雨林價格僅值一分錢),以便種植經濟效益較高的糧食作物。荷西保羅說:「他們將吃掉整片亞馬遜雨林和馬托格羅索雨林。」
自由貿易並不自由
根據這些案例,導演平實地鋪陳出人們飢腸轆轆的關鍵,原因並不在於食物不夠,而在於農業自由貿易制度,其造成的分配不均狀況。因為根據聯合國統計, 世界生產的糧食總量,足以餵飽120億人!就如同世上財富聚集於1%的人身上一樣,糧食生產也受到少數人的支配,透過以自由為名的農業貿易,進行著一場場 極不公平的競爭。
全球最大的食品企業──雀巢,一間年營業額約909億美金,總資產超過120億美金的跨國集團,其執行長彼得布拉貝(現為董事長)認 為:「企業最好的社會責任,便是保證、保持企業的獲利」,因為這樣才能確保旗下27.5萬名員工及其家人的生計。然而,在影片尾聲,彼得布拉貝指著該公司 電視牆,得意地對導演說:「你看日本的機器設備多先進,工廠幾乎都不需要工人了。」矛盾的說詞透露出這個頂尖企業領導人真正著眼和關注的目標何在。
大型跨國貿易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以壟斷資本盡其所能地在世界各地掠奪生產資源、獨佔產品通路,利用各種政治、法律、金融手段,剝削著第一線 生產者的權益。從農產價格偏低、基改作物操弄、傳統漁業知識技法喪失,到大規模毀林種豆,策劃受益的往往都是政府和企業,而艱困求生、飽受飢餓所苦的,也 總是那些一輩子與土地綁縛在一起的弱勢人民。
尚.齊格勒生動地比喻,當跨國食品企業對上非洲農民組織,根本就像拳王泰森對上了瘦弱的孟加拉人。
趕搭世界潮流的台灣農業
場景回到台灣,自1990年加入GATT、2002年加入WTO,一直到這幾年與中國簽訂ECFA展開雙邊貿易,20多年來,政府始終缺乏因應調適 策略的處置,農業持續衰敗,優良農地閒置或遭不當開發的事件也層出不窮。糧食自給率僅有30%左右的我們,再加上國外農產傾銷,是否辜負了上天賜予的寶島 環境?而若無法保障農業根本,對每個台灣人民來說都是難以承擔的風險。
《餵不飽的地球》雖為2005年的作品,但片中所紀錄之景況和預警,幾年來並無改善,有些甚至變本加厲,當代以及未來人類仍舊必須面對、解決此一生存危機。
因為無可逃避,那餵不飽的,從來就不是地球,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