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陣練「聽功」 守護被遺忘的存在 | 環境資訊中心
搶救寂靜

逗陣練「聽功」 守護被遺忘的存在

2013年09月04日
作者:范欽慧

※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忽然發現熟悉的環境惡化了,但卻無法追溯究竟是何時開始的?如果不曾特別用心觀察、紀錄,環境變遷是如此細微又難以回復,本月搶救寂靜專欄要介紹一群對「聲音」情有獨鍾的人,從學術專業和業餘觀察家的角度,為台灣的「聲境」留下珍貴紀錄,想知道他們如何「聲」歷其境嗎?請不要錯過本月專欄。

每次走在植物園當中,我都能感受到這片森林中的轉變,其中一個明確的感覺是:這裡越來越吵。

我注意到這裡許多灌木都被整理清除,並開闢了許多步道,就聲境的觀點來看,過去的樹林遠比今天來到茂密,層次也比較豐富,當然防噪的遮蔽性較好,生物也有多樣的躲藏空間,過去我能聽到的 自然旋律比今天更多元豐富。但是,現在的植物園不再清幽,附近到處充斥著施工的敲打聲、空調聲,掩蓋了細碎的鳥鳴聲。我突然感到懊惱,雖然知道它在轉變, 卻沒有足夠證據來彰顯這一切,如果我十年前就開始定點錄音,相信許多感受與事實,都能不言而喻。

「聲」入研究,建構生之面貌

記 得幾年前,我參加了場動物聲學(Animal Bioacoustics)研討會,第一次發現,原來有不同領域的學者,都以聲學來進行各種有趣的研究。他們關注的範圍很廣,包括動物如何利用聲音來彼此 溝通、噪音如何對生物造成影響、海底鯨豚的聲學研究、昆蟲的聲學研究、青蛙的聲學研究、聲學與環境變遷的研究….多樣性的主題,令我非常驚喜。

研討會當天,我也上台簡短分享了工作經驗,會後一位斯文白淨的男孩主動自我介紹,還送了我一張「森聲不息──台灣中大型哺乳動物聲音圖鑑」。他,就是姜博仁

姜博仁博士除了追尋台灣雲豹多年,也是專業的野地錄音師,他記錄野生動物的聲音,為保育、研究工作提供了另一種面向。圖為姜博仁接受「自然筆記」節目專訪。圖片提供:范欽慧。我一驚,因為我早聽過這號人物,也知道他一直在台灣山林中尋找消失的雲豹,只是他的文青外表實在很難讓我聯想到剽悍的登山高手,更沒想到,他對野地錄音工作也非常在行。

在台灣,錄鳥音的專家很多,但要完整掌握哺乳動物的聲音,卻是困難重重。在博仁收錄的名單裡,除了常聽到的台灣獼猴、山羌外,還有赤腹、長吻、條紋三種不同的松鼠,以及食蟹獴跟黃喉貂的聲音。更特別的是,他錄到了食蟹獴媽媽跟孩子的對話!這樣的紀錄,讓我讚佩不已。

而四年前(2009),林務局委託屏科大裴家祺老師的團隊,執行第四次全國森林調查工作。當時姜博仁是博士後研究員,他採錄音方式監測環境,並以「野生動物自動錄音調查技術的應用與評估」為研究主題。

前兩年的計畫中,他針對錄音地點的空間設定,以及錄音頻度、流程、後續資料的分析模式,進行了全面規劃。

最初他選擇15個測試地點,採取合適的錄音器材,來進行24小時全天候錄音調查。但是這些野地蒐集回來的原始資料,在分析處理時面臨了考驗。

首先,要靠人工來聆聽幾千小時的聲音資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用電腦分析的準確性又不如人耳辨識。於是他建構出一個模式:每天聆聽日出前後的15分鐘,加上每小時2分鐘的取樣。而夜間錄音則以電腦聲譜進行全盤掃描,這樣就能掌握約80%以上的正確率。

頭兩年的主要調查目標是鳥類,而且只單純記錄「物種」,第3年延伸至「數量」調查,其中關鍵在於更精進的錄音技術,以四軌環繞的聲音還原立體空間。不但提供 物種資訊,也建立了數量統計的參考架構。到了計畫第四年,姜博仁進一步探討時間因素,依據季節(繁殖季、冬候過境期等)對應調查物種,讓研究主題更為精 準。

解放學術專業,公民「聲」力軍

以聲音作為環境的監測與研究, 在國外已行之有年,成立於1915年的康乃爾鳥類研究室(The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即為箇中翹楚,而研究室的組成份子,不僅有學術專門的科學家,還有喜愛野生動物的一般民眾,為學術研究、科學教育、環境保育共同努力。

而最特別莫過於這群參與研究的「公民科學家」(Citizen Science),一般市民接受基礎科學訓練後,自願協助各種科學研究調查,並將資料提供給研究室進行整合與判讀。其中,進行「繁殖鳥類調查」 (Breeding Bird Survey,BBS)的公民科學家肩負重要職責。

BBS的研究方式,是在固定的樣區內設立調查樣點,並在鳥類繁殖季節,由一群調查者前往進行觀察與記錄鳥的種類與數量。這樣的觀察,除了視覺之外,更重要的是仰賴聽覺。調查者必須透過鳥音的辨識,來進行記錄。

這套研究方式後來也於2009年,由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李培芬教授與中華鳥會共同引入台灣,並建立了「鳥音資料庫」作為辨識的基礎。到了2011 年,特有生物研究中心加入「台灣繁殖鳥類調查」(BBS Taiwan)的計畫後,則開始廣招「公民科學家」來協助調查工作

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335位的「公民科學家」,這群人有些是鳥會的志工,有些是對這份工作有興趣的社會大眾,他們要在全台灣360多個樣區,總共三千多個據點進行調查。就時間軸來看,主要調查的月份是3到6月的鳥類繁殖期。調查者採取定位調查法,也就是360度全方位的聽音辨識。這樣的方式考驗著調查員的「聽功」,因為每種鳥都有幾種不同的歌聲。我記得有一次我錄過一種很像替小兒催尿的噓聲,後來才知道那是黃嘴角鴞求偶的叫聲,跟我們一般聽的典型全然不同。這樣的功力,需要多年野地的經驗累積。

公民科學家協助累積調查數據,是科學研究中重要的內涵。圖片來源:BBS Taiwan

鳥音補習班,專治疑難雜「聲」

特生中心棲地生態組組長林瑞興,是一位鳥類學家,也是培訓這群「公民科學家」最重要的靈魂人物。他說,透過公民科學家的力量,能涵蓋更廣泛的科學調查面向,也能持續累積研究資料,長期來說,這些研究內涵彌足珍貴。

過去我在野地錄到不明歌手時,都是向林老師求救。這位鳥音達人,協助過不少民眾在鳥音辨識上的疑難雜症。但是當他也遇到瓶頸時,就會要求把這些「怪聲音」 傳到一個神祕的基地--「鳥音補習班」。其中「聲音討論」的論壇上,可是臥虎藏龍。有一回,我把我在內洞錄到的一段聲音傳上去,那背後的歌手考倒許多專家, 後來居然在這裡破解,答案是:「小彎嘴的母鳥」。這段歌聲在網路上引起一番討論,雖然我並不認識幕後高手,但是我終於明白,原來有一群對動物聲音癡迷,並持續研究記錄的同好,他們不僅會分享自己的專業,還會相互支援切磋,增進彼此的功力。

公民科學家能夠即時、在地記錄環境聲音變化,並將這些數據傳給研究學者,對於環境監測功不可沒。圖片來源:BBS TAIWAN

BBS公民科學家觀察累積的數據,做成了全台麻雀、山麻雀分布數量統計圖。圖片來源:BBS Taiwan

這樣的力量,正慢慢培育出一批新的聲境保育員,他們擁有絕佳的聽功,不僅可以協助科學調查的工作,建立更完善的資料庫,同時在環境教育的工作上,可以獲得更多發揮創意的有趣素材。當然,我相信不論是對姜博仁或是林瑞興而言,透過聲音能為保護土地帶來力量,正是這一切熱情的來源。

雖然,因為生物間無法踰越的鴻溝,我們終究無法全然解碼動物語彙。但當我們願意開放自己的感官對焦在環境上,去聆聽那些被遺忘的存在,這種覺察的開啟,無疑就是生命的提升與進化。

 

※ 不需眼見,只要用心傾聽:哈囉,山羌,你在說什麼?

山羌之聲,錄製者:范欽慧(podcast from myaudiocast

台灣山羌是台灣特有亞種,體型嬌小,體色為黃褐或暗褐色,與外表不相稱的是如狗般的吠叫聲,活動範圍從低海拔至3000公尺山區森林都有。雖然已經列入珍稀保育類,但因山產店中受歡迎的菜餚,盜獵仍時有所聞。

作者

范欽慧

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對大自然聲音充滿好奇,喜歡錄音,也想更進一步了解生物相關知識,於是把鳥類和昆蟲的聲音錄下來。從1997年錄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