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殼的章魚:船蛸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有外殼的章魚:船蛸

2013年09月03日
作者:李坤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生物學組 助理研究員 )

※上禮拜我們匯整了一些常傻傻分不清的頭足類動物,相信大家一定都增加了許多辨識上小撇步。今天,我們將介紹另一種或許您連聽都沒聽過的頭族類朋友,而且牠與章魚外觀也很相似,那到底牠們的不同處在哪裡?現在我們一起來瞧瞧吧。

船蛸是屬於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鞘亞綱、八腕目的船蛸科。船蛸科僅有船蛸Argonauta一屬,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大西洋及地中海的溫帶及熱帶海域;大部分出現在水深50~155公尺左右海域的表層,有時可達300~350公尺水深的海域表層。從1758年以來,世界各地曾紀錄到多次船蛸大量集中出現的狀況,例如在日本曾有一週之內捕獲超過6000隻個體的紀錄;Norman(2000)也紀錄到澳州出現大量船蛸擱淺的情形。

台灣2007年及2008年春天,在北海岸的三芝附近海邊,以及桃園縣觀音鄉海邊,也連續多天有為數不少的扁船蛸靠岸擱淺,造成貝友們爭相走告前往採集,本館也在地質組的王士偉博士,以及台北縣三芝鄉橫山國小李弘善老師的協助下,獲得十多隻完整的雌性扁船蛸標本。

雄雌船蛸體型、外觀差異極大 

船蛸僅有雌性會造殼,體殼薄而脆,由鈣質所構成,主要是由雌船蛸兩隻特化的背腕上的造殼腺所分泌製造,具有防禦及孵育室的雙重功能。

船蛸的體殼兼具防禦及孵育室的雙重功能。

雌船蛸在海中,會用背腕上特化的兩片極具伸縮性的薄膜包覆住體殼漂游,外套腔躲藏在體殼內,所有腕足的吸盤部朝外。扁船蛸是現生的船蛸中最大型的,最大的體殼直徑可達45公分,其身體的外套膜長則可達12公分左右。體殼的內部只有一個大腔室,並不像鸚鵡螺具有很多的腔壁格成許多小腔室,體殼頂部常會積蓄少許空氣,對其浮力有所幫助。

船蛸是雌、雄異型極為明顯的頭足類,雌船蛸的體型遠大於雄船蛸,其他科的浮游性章魚如「水孔蛸」及「快蛸科」也有類似的情形。雄性的船蛸外套膜長約0.7公分左右即已成熟,其右邊的第三隻腕會特化成「蠕蟲狀」的生殖肢「莖化腕」,並被包裹在一個囊狀的構造當中,交配時生殖肢會破囊而出,並自割留在雌船蛸的身上。

雄船蛸體型極小,但具有明顯特化的莖化腕(交配用)。

雄船蛸的莖化腕,包裹在右邊第三腕的囊袋中。(圖片拍攝:李坤瑄)

同一隻雌船蛸可同時接收來自不同雄性的生殖肢,生殖肢離體之後,可以存活一段時間,不會馬上死亡。雌船蛸在體型極小的時候就已成熟,並開始交配產卵,例如闊船蛸雌性在外套膜長1.5公分時就可產卵,但牠們會持續成長並且持續生殖,並不會在產下一批卵之後就死亡。雌船蛸會將其卵產在體殼的背面內部,同一個時期可能帶有數個不同成熟階段的卵串。

圖04、成串黏附在體殼背面的扁船蛸卵串。(圖片拍攝:李坤瑄)

一個直徑8.8公分左右的體殼中,可帶有48,000個卵粒,但其中只有部分能夠孵化。卵的長徑約0.1公分左右,呈細長的米粒狀,孵化的幼生外套膜長也在0.1公分左右。當雄船蛸的外套膜長長到0.2公分左右,牠生殖肢外包覆的囊狀構造即已長出,已可分辨出雄性;雌船蛸在外套膜長約0.4公分左右,也開始製造出體殼。

圖05、長出眼點,已具雛形的扁船蛸胚胎,長度不及0.1公分。(圖片拍攝:李坤瑄)

手拉手 一起游

船蛸的運動主要依靠漏斗口的噴水推進,其漏斗口可靈活地轉換方向,所以牠們可以輕易地改變方向。有許多野外的潛水觀察記錄到,船蛸會有成群排列游動的行為,有的會排成彎曲的列狀,有的則會一隻拉著一隻,五、六隻連成一串游動。船蛸在海中游動時,包覆體殼的兩片背腕的皮膜,會顯現出融合於環境的顏色,背面呈水藍色,腹面呈銀白色;遇到驚嚇時,則會變為強烈的紅色。牠們是屬於夜行性的動物,在夜間較為活躍。船蛸的活動與暖流水系的消長有密切的相關,暖流強勁時,牠們會成群接近岸邊。

船蛸的腕纖細而靈活,背部第一對腕的邊緣擴大、特化為薄膜狀,能夠外翻包住整個體殼,並有造殼腺可分泌製造及修復體殼。腕上的吸盤窄而高,吸盤口有許多圓錐狀的突起,可能有助於吸盤的吸附功能。目前已知船蛸會捕食浮游性的腹足類,如翼足類的駝蝶螺,以及異足類等為食;另外也有人在潛水時記錄到船蛸會捕食水母泳鐘上的生殖腺。

扁船蛸的腕足纖細,但背腕具有寬大的薄膜可包覆體殼,且有造殼功能。(圖片拍攝:李坤瑄)

圖07、扁船蛸腕上的吸盤纖細而高,異於一般章魚強壯扁平的吸盤。(圖片拍攝:李坤瑄)

台灣附近海域屬於船蛸科的章魚目前記錄到兩種,其中「扁船蛸」Argonauta argo Linnaeus, 1758的體型較大,體殼大而扁,殼長可達16公分以上,顏色乳白且稍呈半透明狀,僅在殼緣的疣突上呈黑褐色,殼表上的放射肋與疣突細而密,數量可達50條。

圖08-1、扁船蛸的體殼扁、放射肋多(可達50條),體型較大,顏色為乳白色。(圖片拍攝:李坤瑄)圖08-2、扁船蛸的體殼扁、放射肋多(可達50條),體型較大,顏色為乳白色。(圖片拍攝:李坤瑄)

另外一種體型較小的「闊船蛸」Argonauta hians (Lightfoot, 1786),又稱為「錦葵船蛸」,體殼較小但相對較寬,顏色為灰褐色,殼緣的疣突呈黑褐色,殼表上的放射肋與疣突粗而稀疏,數量約20條,最大殼長約10公分。

圖09-1、闊船蛸的體殼寬、放射肋少(約20條),顏色為褐色,極易與扁船蛸的體殼區別。(圖片拍攝:李坤瑄)圖09-2、闊船蛸的體殼寬、放射肋少(約20條),顏色為褐色,極易與扁船蛸的體殼區別。(圖片拍攝:李坤瑄)

另外有一種旋殼烏賊,Spirula spirula (Linnaeus, 1758),其體殼呈扁螺旋形,看似具有外殼的頭足類,其實牠們的體殼是一種「內殼」,活的時候包覆在身體的外套腔內末端,而非動物體住在體殼中。

圖10、形似菊石造型的旋殼烏賊內殼。(圖片拍攝:李坤瑄)

扁船蛸與闊船蛸是出現在台灣附近海域的浮游性章魚類,可遇而不可求,農曆二月左右的春天時節,您若到台灣西部的海邊可以多多留意,看您是否有幸能夠撿到這擱淺岸邊的海之精靈~船蛸的美麗體殼。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Boyle Peter and Paul Rodhouse  2005  Cephalopods -- Ecology and Fisheries. Blackwell Science, UK. p. 347-348.
  • Norman Mark  2000  Cephalopods a world guide. ConchBooks, German. p. 190-197.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