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園農藝到餐桌 東華小米園促進多元族群對話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從校園農藝到餐桌 東華小米園促進多元族群對話

2013年11月04日
本報2013年11月4日花蓮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灣唯一的原住民學院東華大學,2011年由布農族學生胡克緯寫了正式的公文跟校方申請土地,推動小米種植運動,不但從南投布農部落田野調查的小米種植知識帶回校園,還號召一群就讀東華大學多元族群的學生,身體力行,手拿鋤頭墾地、播種、除草、採集、收割、打穀,將原住民部落生活搬到校園真實上演。

上週二(29日)由花蓮農改場舉辦的「原住民農耕、文化復興與永續經營研討會」,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葉秀燕分享了校園農藝的實踐,在校園中以身體力行傳統農業文化,探討多元族群文化交流的可能。

東華小米園強調務實的彎腰耕種。2013年小米耕種。(圖片來源:葉秀燕提供)

徒手開墾小米園

立碑。(攝影:林宜賢)東華小米園就在學生自主學習下啟動,成員不但跨系所,跨院甚至跨校,或修習原住民文化課程的學生,統稱為「東華小米力」。葉秀燕身兼小米園總監,不時也與學生下田耕種。他說,小米園的存在,在校園中生產文化空間、形塑文化地景,是期待透過小米、農藝、飲食和文化祭儀展演,作為和傳統農業與文化資產對話的媒介。

小米園最大的訴求是彎腰務農,原本完全不懂農事的大學生,在耆老的知識和經驗指導下,校園長出小米來。

原來由布農族單一族群的傳統農藝,在沒有經費下,學生用雙手墾地,種植小米;去(2012)年和撒奇萊雅族合作,今年則邀請魯凱族達魯瑪克婦女到學校來,吟唱古調。部落生活不但就在校園內實踐,參與的學生也要不斷走進部落裡。

葉秀燕指出,校園農藝除了談糧食,還是重要的無形資產,聯合國講有形和無形資產,這個資產就是人類的價值,小米對原住民是祭儀,是生活或文化的一部份。小米不僅僅是種植一種糧食,同時人跟自然之間的關係。

「我們請耆老從部落請到校園來,實踐一個校園有部落的理念,我們尊敬耆老他們生活的知識,和傳統生態的知識,和土地關係所連結出來的所謂的傳統生態智慧」葉秀燕說。今年東華小米園正式立碑,為東華大學新增一處地標。

以小米為軸心的文化交流

小米。(攝影:林宜賢)無論是布農族、排灣或魯凱等各原住民族間,歲時祭儀皆以栽培小米的活動為主,小米象徵著神聖的農作物,所有的農耕禮儀及祭典都和小米有關;小米生長週期就是原住民的曆法。東華小米園的小米,從種植、除疏、生產、收穫與入倉,也都遵循完整的祭儀文化活動。

小米力們藉由小米祭儀週期,學習傳承部落耆老口傳的文化知識與技藝。

從2012年1月整地,小米園就請來部落耆老祈福,一切小米種植週期祭儀,順著布農祭事曆法進行。2012年春天,小米發芽了,4月除疏,完工後的吟唱,請來卑南族的耆老一起,唱歌給小米聽,讓小米快快長大。

歌謠是學習族語的管道,耆老教授給年輕學子,一代一代口傳下去。6月小米和紅藜結穗纍纍;布農族的射耳祭,請來耆老在校園教授獵人生態知識,殺豬的技藝,傳承布農殺豬謝恩、分食、共享的祭儀文化,也傳授小米收割以及入倉儀式。

良食公社讓產地到餐桌零距離

野菜。(攝影:林宜賢)去(2013)年,以小米園生產的糧食為主,開始推動「良食公社」,每周藉由一起做飯、鼓勵共勞共炊,不收費,廣邀學生以及社區一同來認識不同文化,藉此文化交流。此外,也讓產地與餐桌零距離,學生在此重新體會多族群飲食文化,學習好好吃一頓飯,實踐食物森林、食物家園的理念。

葉秀燕說,農業不能純粹只是談生產,糧食要求多樣性,就不可能大量生產。台灣飲食已經不是講求飽足而已,更是精緻健康,因此糧食生產也應講求小而美,並且結合友善生態環境、不使用化學資材的農業,這是台灣農業發展必須推動的理念,「當台灣的產業節節敗退之際,有機、綠色、創意的產業,是台灣未來的希望。」

小米園的發展,強調夥伴關係,這幾年陸續與幾個部落合作,也請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協助驗土的工作;除此之外,農事繁重的工作所需的人力,也透過換工的工作假期來完成;一般在都市缺乏與土地連結的人,透過工作假期,親炙土地與糧食,也讓糧食生產得到幫助。這個過程不但是與人建立夥伴關係,更強調人跟自然、環境、土地如何變成夥伴關係。

成立於2011年的「觀光與飲食研究中心」(Food and Tourism Studies,FATS)則同步與小米園實務經驗連結,轉化為學術資料。未來S將改為Sustainability,強調永續的重要性。

春日阿美力大手拉小手

部落耆老為校園中的小米田祈福。(圖片來源:葉秀燕提供)今年暑假,小米力將小米精神推到部落小學,組成「春日阿美力」團隊,參加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主辦的第三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進駐花蓮縣玉里鎮春日社區,以「彎腰做農人」的理念展現洄游農村的精神,獲得第4名。

小米園以「學習共同體」,協助部落學習傳統文化。春日國小已經50年沒種過小米,當校園裡重新種下小米時,兩屆頭目都來祈福。農田裡呈現了大學生墾地,帶著小學生一起種小米的畫面,一起把小米文化找回來。過程中,因為長輩、耆老的參與,學生們可以學習族語,不但和土地產生連結,也和文化產生關連性。

春日部落是阿美族與客家混居的地方,春日國小很有機會推里山自然學校。春日阿美力活動雖已結束,但小米力們持續陪伴部落,協助行銷3項農產品:葛鬱金、織羅米(織羅是一個舊地名)以及金多兒筍。葉秀燕認為,部落不只賣農產品,也能發展農業藝術,融合農業、文化、經濟的美學,提升農業的價值。

以跨族群的文化認同復興部落

和達魯瑪克婦女會學習野菜知識。(攝影:林宜賢)葉秀燕說,當初是看到教育上的問題,才會有東華小米園的成立。小米園的初念就是一個多元教育的平台,並以布農為基礎逐漸與多元族群對話,「原住民文化只跟自己人推,一定會死掉,所以我們開放給很多東華以及社區有興趣的人都一起來,這是推廣多元族群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多元價值觀下,讓參與者去選擇文化認同,有的人認同達魯瑪克,有的人認為客家,這都是可以的;不是單一主義也反對血統論。「台灣具備不同領域跨界的條件,如果只談血統,那就完蛋了。」

現在,小米力們吃著自己種出來的小米、木瓜以及香蕉,學習傳統農業,小米與紅藜在一起長得好好的,油菜花讓土壤休息後更肥沃,野菜呈現出古老依瑪採集時的豐富多元。校園中混種的各式作物糧食,滋養著人們的身心以及文化,也讓土地健康,架構出永續社會的雛形。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