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亞洲保護區大會在仙台‧現場系列報導‧4】
第一屆亞洲保護區大會於昨(17日)下午落幕,共計串連了約22個國家,集合了政府官員、研究學者及NGO,一同思索共同的困境與機會。台灣與會學者指出,會議傳達了兩項很特別的訊息,一是減災與防災的迫切性,二是建立更適合亞洲的保護區類型。
綜合五天來的討論結果,提出了屬於亞洲保護區的《仙台憲章》(The Sendai Chater)做為「亞洲觀點」,納入將於2014年澳洲雪梨舉行的第6屆世界保護區大會(WPC 2014)議題脈絡中。憲章的六大主軸包括:
- 保護區有助於降低天災風險及災後重建(Protected Areas for Disaster Reduction and Recovery)
- 區域發展及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和諧性(Harmoniz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 保護區的共管機制(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 串連傳統文化/習俗與保護區(Linkage between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and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 可持續性的旅遊、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Sustainable Tourism and Education for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強化保護區的國際合作(Strengthening Protected Area Collaboration)
亞洲擁有多樣的自然保護區及文化歷史資源,但近年來也由於經濟崛起、地狹人稠、難以預測的極端氣候等因素,加速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崩解,天災帶來的衝擊與損失接二連三重創亞洲國家。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光中認為,會議傳達了兩項很特別的訊息:一、減災、防災的迫切性;二、建立更適合亞洲的保護區類型。
減災、防災的迫切性
李光中指出,此次大會選在311震災受創嚴重的仙台舉行,會議中也特別闢設天災與保護區討論主題,是有特殊意義的──即著重減災、防災。
由於最近幾年,嚴重的天災都發生在亞洲,氣候變遷對人口稠密的亞洲威脅更甚以往。日本政府積極劃設三陸復興國立公園(SanrikuReconstruction National Park),減緩、調適天災衝擊正是保護區的功能之一,比起水泥建築,自然屏障在311震災或其他氣候災害中,都展現了驚人的韌性及恢復力。
對世界來說,這提醒了全世界正視減災的迫切度,也提醒人們了解大自然不只有珍貴的資源,同時更需重視防災,以及災後重建能發揮怎樣的功能,而這是以往設立國家公園時較少考量的面向。
向里山學習,「三生」並進
日本保護區經驗較貼近人口密集的亞洲需求,以台灣為例,從前劃設國家公園或保護留區時,因參考美國黃石公園範例,以「隔離」來保育自然,限制較多,容易引起居民反感。
對此,李光中指出,日本保護區的特殊之處在於私有地比例很高,劃設時保護目標會一併考慮「人」與土地及自然環境的共存關係,因此治理型態也偏向「共管」(Collaborative Management)。之後再納入里山精神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以論述來確立、推廣,保護區除了守護生態,也能兼顧生產與生活。
合作、串連擁抱多樣,珍惜傳統智慧
亞洲保護區擁有許多與歐美相異的特色,例如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及抱持的「萬物有靈」的自然哲學觀。對此,李光中樂觀看待,希望未來能發展出亞洲保護區的一套哲學。
也正因亞洲保護區擁有廣泛且多樣的保護區系統,在守護生物多樣性的全球目標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以2010年的愛知目標第11項來說,2020年之前,陸上及內陸水域保護區,至少必須達到全球陸域面積的17%;海洋保護區則至少需達到海域面積之10%。
目前全球陸域保護區面積約12.7%,全球海洋面積則僅1.6%。這代表了未來10年內,每個國家都必須通力合作,才能達成這項目標。
※ 環境資訊中心粉絲頁上線囉,邀請您來按讚,一起推廣環境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enc.teia
【2013首屆亞洲保護區大會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