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青年保育連線Online! 齊為下個世代努力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亞洲青年保育連線Online! 齊為下個世代努力

【首屆亞洲保護區大會在仙台‧現場系列報導‧5】

2013年11月25日
本報2013年11月25日台北訊,詹嘉紋報導

俗話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但若前人砍了樹呢?近代開發行為快速消耗地球資源,累積的效應逐漸發酵,面對極端氣候、生態惡化等種種環境問題,必須承擔責任的年輕世代又是如何看待?

尼泊爾青年代表上台發表宣言。

第一屆亞洲保護區大會(1st Asia Parks Congress, APC)中,來自日本、尼泊爾、中國、阿富汗等不同國家的研究生,在青年論壇(Youth Session)發表了20篇報告;並在17日閉幕式當天共同提出了屬於亞洲青年的保育宣言(Youth Declaration to the first Asia Parks Congress),內容涵蓋文化傳承、教育、就業機會及網絡串連。

保育工作難? 青年:請給我們更多機會和資源

其中針對就業機會,青年們提出這樣的看法:希望公部門或民間企業能承諾,提供更多機會,激勵青年投入此業。舉例來說,保護區內的巡守員,應隨著保護區數量、範圍的增加而增設;若無法提昇人力上的投資,往往很難留住人才。同時,也必須改善社會對保育工作的認同及薪資條件,才能真正鼓勵青年投身環境保育工作。

而在學術方面,青年代表指出,希望社會能支持學生花較長時間在保育研究和行動上,有更多機會實際應用所學、累積更多經驗。例如,可發展自然資源及觀光的明智利用(wise use)模式,同時讓在地社區受惠。

環境教育,召喚更多元的參與者

另外,青年代表也認為,在童年時接觸自然是建立人們關懷環境的關鍵,而亞洲孩童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因此,學校的環境教育必須為老師及學生創造更多機會和氛圍,去向大自然學習。

青年們進一步表示,已有太多類似的保育會議,聚集的皆為本來就關注環境保育的族群,而光是開會是不夠的,現在應該要另闢蹊徑,讓人們了解在地、區域及全球等不同尺度的環境保育之間,皆擁有息息相關的互動關係。而透過教育,能喚醒更多環境意識,吸引更多類型的參與者,加入保育行動。

社群網路,亞洲保育資訊連連看

而在年輕世代之間十分流行的社群網站,也成了串連保育資訊及行動的好工具。會場上,青年們隨即設立了「亞洲青年保育網絡」FB粉絲頁,成了能討論環境保育觀點、分享各國成果的交流平台。

不過截至11月25日止,記者查訪該粉絲頁,目前除了設立宣言,粉絲頁上並未見實質討論及互動,青年們的想法和行動力值得鼓勵,但後續能否實踐網絡功能則尚有待觀察。

作者

詹嘉紋

可能帶有天王星人血統,對地球人感到既好奇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