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生態都市時的停、看、聽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營造生態都市時的停、看、聽

2013年11月25日
作者:蔡錫昌(轉型城鎮推動者)

妳/你對於生活於其中的都市有怎樣的觀察?
妳/你所想像中的生態都市是怎樣的樣貌?
對比上述兩者,妳/你所觀察到的落差有哪些?  

台北市區台灣山區

妳/你會如何調協這兩種天差地別的系統?

本文並不打算處理任何技術解答(techno solutions),相反地,我要探討的是構成都會生活圈建設項目背後的想法,當朝正確的方向思考問題時,解答自然也會是正確的。

吸納人口與資源消耗的都市

相信下列的說法作為讀者的您應該相當熟悉才對:西化的都市發展已經在過去數十年改變我們上一代人所熟悉的生活樣貌。這個過程始於追求經濟發展作為意圖的政策在幕後積極運作,政府將大量資源集中在幾個已初具規模的都會區,隨之而來的是大量追逐新機會的人們移居至都會,而為了滿足移居至都會新居民的需求則帶動著來自公部門與民間更多不同的資本投資項目,一切就跟滾雪球一樣,這個過程看來只會越來越快──直到都市耗盡發展所需的資源或是支撐都市發展的主要產業喪失競爭力然後陷入無力振作再起的頹境(如美國過去曾風光一時的底特律)── 才會停下。然而,這還尚未觸碰到為滿足、支撐都會這個生活圈所需耗費的資源以及為了做到這點做出的環境犧牲,正如「魔鬼藏在細節裡」所言,一切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實背後總是有著眼所未察的代價,而生活圈人口越多、代價就越重。

根據國際應用統計分析研究所表示全球人口將於2012-2014年邁入70億大關,而OECD則接著預測人口約莫在2045年左右邁入90億大關,這些人口根據統計有接近9成都會住在都會及其周圍區域,就全球來看這些人口極可能分布於下圖的區域:

3全球鉅型城市分布圖

接下來,無需贅言大家也知道這對都市發展會構成多大的衝擊。既然所面臨的挑戰之鉅,那麼我們既有都會生活圈的對應方案為何?是積極熱切地套用更多科技解決方案打造更多生態科技都會?還是維持現狀照舊(business as usual)的心態認為船頭橋頭自然直,屆時自然會有發展成熟的新科技可以收拾爛攤子?

不論是哪種心態,對於科技的尊崇都是一致的,畢竟科學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顯學,效率是我們所崇尚的標準,我們早已假設將科技套入公式基本上所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假如讀者是個能在technology(技術)與energy(能量)這兩者做出正確區分的人就會了解狀況並非如此樂觀,支撐每一項鉅型科技工程(如:污水處理站)背後所需耗用的資源與能源使用是多麼驚人,而這些科技工程施作完畢後所需付出的歲修(annual maintenance)又需要多少的資源與能量使用才能確保這些設施維持正常運作?

有鑑於滿足我們產業與生活所需的資財在樣式上是如此的繁雜、在數量上如此的龐大,未來發展研究者提出各種未來生活前景模擬,如下圖所示:

4未來生活前景

 

  • Techno Fantasy  
    科技萬能論
認為科技萬能可以無視資源、能源的限制而達成無限制的發展。
  • Green-Tech Stability
    綠色科技促成穩定發展論
認為綠色技術有助於讓整體成長在減少對資源與能源的耗用下維持穩定成長。
  • Creative Descent  
    深層轉型論
認為除了綠色科技的應用外,亦需要更多在政策(政治願景)以及生活型態方面的改變。
  • Collapse
    世界末日論
無視資源與能源的限制無限成長,超過限度後導致社會結構崩解。

妳/你或許並不認為上述的情境模擬有任何說服力,畢竟未來可能存在的組合性若能三言兩語就敘述完畢,那對做規劃的人會簡單許多,但在地球這個地方的任何一個角落任何型態的發展皆存在類別及程度不一的門檻,超過這些門檻,當地生態將全然從轉變並可能難以回復到原來的穩定狀態,對生活在當地居民的生計造成難以想像的衝擊。

澳洲農業重鎮的發展門檻

以澳洲Gouldburn-Broken這個自1830年起便在移民者開始屯墾發展農業的農業重鎮為例,為了發展農業,居民大規模移除原生種深根系植物,改種淺根系的農用作物,並闢設大面積的灌溉渠道。這在當地景造成極大的改變,以往原生植物大約鋪滿70%的第表面積,而現在原生植物覆蓋率僅存30%,且原生植物大多集中在河流上游的山區。在灌溉的農墾區中,原生植物的覆蓋率不到2%。而這一切的付出創造出高度經濟發展,Gouldbrun-Broken這個區域透過各式農產品的產出,創造出年總產值高達3億澳幣的亮眼成績,並佔維多利亞州總輸出的25%。每張漂亮的成績單背後總有著看不見的投入成本,Gouldburn-Broken也不例外。

作為農業重鎮的 Gouldburn-Broken 所面臨的問題是水的問題,水太太多則造成地水位上升,如此會將表土2公尺以下封存於土壤的鹽份溶解,並透過土壤的毛細作用將富含鹽份的地下水攜帶至表土層造成土壤鹽化;水太少則必須飲水灌溉,但灌溉的過程除了將農作過程中施放的肥料溶解並沖入農墾區周遭河流,造成水體含養分量過高(eutrophication),此外灌溉過程中也必須小心翼翼地不讓灌溉造成前項地下水位上升的情狀,一旦有地下水位上升的情狀則必須動用大量抽水幫浦移除過量地水位,避免表土鹽化發生。

自19世紀以來,農業成為Gouldbrun-Broken主要產業,大部分資源自然也被用來發展農業,這註定該區缺少吸收外在經濟環境變動的能力,例如:市場對酪農產品需求不高導致供過於求的狀況等。總的來說,該區面臨雙重壓力:其一,過度依賴農業而該產業高度依賴外界經濟環境的變動,其二則是該區農業開發無力處理地下水位上升帶來的土壤鹽化,每一分他們做賺得的錢被用在支付日以繼夜地開動抽水幫浦的費用以及水體優養化的改善。

舉Gouldbrun-Broken作為說明,是要凸顯發展門檻的這個概念,這概念同樣是用於全世界都會型態的生活圈。唯有充分且全面考量環境承載能力、可再生與不可再生資源的總量變化、能源使用、固態廢棄物產生及其處理的門檻等,我們才具備建構生態城市的正確概念。

全面思考:真正的困難與挑戰

都市發展的眾多面向難以用單一標準來衡量,同樣地都市發展的眾多項目在其價值觀也會彼此拉扯衝突與折衷妥協,例如:大眾運輸系統的建置與不斷延伸的平面路網,前者著重於提昇都市內移動的機能,後者則無可避免地導向郊區進一步擴張。全面思考我們所面臨的各項議題,找出其中相互關連,建構並把持新發展的原則,需要我們先緩下腦中急忙規劃的步驟以及手上正在進行的作業,重新思考我們手頭上的項目到底訴求的是什麼;唯有全面思考,才有辦法讓我們做出些不會自打嘴巴的建設項目。

畢竟,我們並不欠缺建設都市所需的技術或是工具;欠所缺者,是將生態原則融入生活圈營造的政治意願,以及形成該意願背後對於整體環境的正確認知。

※ 本文轉載自生態與工程入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