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蝙蝠秘密多 不砍樹、無毒農田保育加分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黃金蝙蝠秘密多 不砍樹、無毒農田保育加分

留住「幸蝠」系列報導(六)

2014年02月18日
本報2014年2月1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毛色偏黃的金黃鼠耳蝠,群聚在葉片中,閃閃發亮有如黃金。隨著氣候轉涼,8月逐漸從平地散去,站在牠們最喜愛的大葉欖仁樹下仔細搜索,仍不見蹤影。這時節,牠們都到哪裡去了呢?看似簡單的問題,仍然無解。顯示了我們對金黃鼠耳蝠以及台灣30多種蝙蝠,了解之有限,也吸引了研究人員投入解謎行列。

3到8月間,嘉南平原的闊葉樹上,常有金黃鼠耳蝠,一到冬天就不見蹤跡。(攝影:周政翰)

平地上的黃金蝙蝠

目前在中山大學持續博士後研究的何英毅,這幾年即專注於哺乳類動物研究,包括黃金鼠耳蝠分布及生活史研究。

金黃鼠耳蝠已知夏天到平地,冬天從平地消失;雲林一帶3月零星陸續出現,5、6月達到高峰,5月出現懷孕個體,下旬到6月初,小蝙蝠出生。研究人員表示,春、夏兩季因食物足夠,小蝙蝠也在此時陸續誕生、快速長大,1個月內體重約以達成體80%,也可以飛了,7月族群就會逐漸散去,8月逐漸少見,只剩零星個體。

蝙蝠的秘密遷移

從平地消失後,這麼大族群都到哪裡去了?至今仍無定論。何英毅解釋,物種適應環境的方式,可能是遷移去冬眠或繼續活動;選擇寒冷的洞穴冬眠,或飛到溫暖的洞穴持續活動;以台灣地理條件來看,蝙蝠很可能是選擇飛到海拔更高之處冬眠,而非以緯度作為考量;但到底遷移到哪裡,至今仍是謎。

他曾於1、2月間,偶然在阿里山洞穴內發現零星在此冬眠的金黃鼠耳蝠。

蝙蝠遷移的研究很需要,卻相當困難,主要是蝙蝠體型小又輕,生活又隱密,標記不易再尋獲,上發報器也不可行,一進入洞穴,往往收不到訊號。何英毅說,全世界尚未找到直接追蹤蝙蝠的方法,但可參考鳥類遷移研究,利用不同緯度氣候特徵以及降雨量,從羽毛收集氫同位素進行比對。

吃甚麼這麼長壽?

透過標放,我們可以知道這隻金黃鼠耳蝠已有8歲。目前台灣本島蝙蝠31種,其中30種是食蟲性蝙蝠,只有台灣狐蝠純素食,吃果實、種子。至於蝙蝠吃些什麼,之前的研究是從蝙蝠的排遺分析中殘留的碳片,對於昆蟲的鑑定只停留在「目」,無法精準到物種的辨識,因此要說明蝙蝠到底吃那些昆蟲,目前說不上來。國外藉由分子技術生命條碼(DNA Barcoding),已能精確分辨昆蟲物種。

這些飲食習慣是不是蝙蝠長壽的訣竅呢?蝙蝠以長壽著稱,平均壽命遠比同體型的哺乳類動物來得長。何英毅曾記錄到10歲的蝙蝠,國外還有30歲的紀錄。到底甚麼基因讓牠們得以長壽,已引起科學家興趣,進行相關的研究。

無毒農業保庇蝙蝠

水林、北港一帶從事友善土地耕作的農民,為了保育蝙蝠,在農田周圍掛蝙蝠屋,何英毅說,台灣雖尚無蝙蝠與農業方面的研究,不過蝙蝠喜歡生活在農田邊活動,不使用農藥、化肥,對於蝙蝠一定是好的;而蝙蝠食蟲的習性,能抑制部分農田蟲害。

他曾觀察北港糖廠的蝙蝠,糖廠東、北方是住宅區,西、南方則為農田,一到傍晚,成群的蝙蝠都朝著西南方的農田飛去,不會往住宅飛去,顯示活動範圍主要以農田為主。目前不知蝙蝠吃那些蟲,也不知道吃了多少,因此很難證明對農業的幫助,但他閱讀過國外研究,農田白天有鳥吃蟲,晚上則有蝙蝠吃蟲,而蝙蝠吃的數量不下於鳥。

尋訪黃金蝙蝠

金黃鼠耳蝠族群數量下降引起研究人員的注意,何英毅及台灣蝙蝠學會去(2013)年剛完成一項金黃鼠耳蝠分布調查,以嘉南平原為主,從彰化、雲林、嘉義到台南,沿著台19線及台1線沿路錄音,只要蝙蝠活動,就可以錄到。

另外,研究團隊也到校園、公園觀察10幾種闊葉樹葉片間是否有蝙蝠,10幾種闊葉樹中,尤以欖仁樹、龍眼樹以及大葉桃花心木發現機率最高;研究團隊遍訪48個鄉鎮市區,除了觀察,也進行訪問,其中有37個鄉鎮記錄到金黃鼠耳蝠的蹤跡。

目前已知可能與棲地減少、農藥、水源污染、光害、道路開發以及人為干擾有關。另外,對於喜歡棲息於10公尺以上闊葉樹的蝙蝠,砍樹、修樹更造成棲息在葉片上的蝙蝠死亡。

不砍樹  勤打掃

例如嘉義市政府在颱風季來臨之前,聘請工人修剪樹冠,但台灣剪樹是剔平頭,不管上面棲息生物的死活;研究人員也曾於阿里山8號公路,看過因砍樹造成蝙蝠掉下來死亡。修樹讓10公尺以上的高樹越來越少,黃金蝙蝠找不到棲息、育幼的處所。

另外,有些地區則是不歡迎蝙蝠來訪。何英毅舉高頭蝠為例,牠們習慣群聚在椰子樹上,每次都是成千上百,牠們的糞便也就直接掉落樹下。蝙蝠糞便鹹分高,往往讓樹下的草皮死亡,讓居民無法接受,因此修樹不讓蝙蝠前來住宿。

高頭蝠喜歡在高高的椰子樹上,卻因糞便過多,一些社區拒絕往來。(攝影:周政翰)

生態紀錄片《黃金蝙蝠》出現的地點之一──雲林許宅古厝,每年聚集大批的黃金蝙蝠,排遺數量不少,但許宅的傳人認為是福氣,因此甘心每天打掃糞便;他們現在介意的不是糞便多,而是黃金蝙蝠一年比一年減少。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