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8日
作者:郭華仁(台大農藝系教授)
食研所朱副主任19日投書鼓吹基改,該文「片段與不完整,甚至錯誤,而忽略本於科學事實的真相與資訊」。筆者唯恐本報讀者「得不到正確資訊,做成錯誤判斷」,因此為文回應。
朱文表示傳統育種是比較不精確的基因改造,沒有育種學教授會同意這種說法。簡單講,我們天天吃的進口基改玉米與黃豆,把細菌與病毒的基因轉到作物身上,這是傳統育種根本做不到的,兩者會一樣嗎?再者,基改科技一點也不精確,一個基因長度平均約千分之一毫米,用基因槍殖入細胞就像霰彈打鳥,基因插入的位置根本是機率決定。這種殖入的不精確性,正是學者質疑基改食品安全性的重大理由。
基改作物影響到環境已成事實。為了商業利益,目前的基改作物有85%都可忍受除草劑;美國種基改作物多用除草劑,不但造就很多不怕除草劑的「超級雜草」,還將帝王斑蝶的食草植物馬利筋殺光,斑蝶因無物可食而族群大降,導致斑蝶大遷徙墨西哥的盛況不再。
最荒謬的說詞是基改作物可以增產提高營養,解決飢餓與營養不良的問題。錯了。歐洲玉米的生產力在20年前還略低於美國,雖拒種基改,目前卻已經與廣種基改玉米的美國不相上下了。美國農業部的新報告也指出基改品系並沒有更高產。這可都是科學證據,拜託各界不要再傳播基改高產的神話。
至於基改黃金米,那是跨國企業用來標榜拯救第3世界兒童,替基改科技漂綠,以遂其掌控全球種子野心的樣板。然而黃金米產量低落、稻穀乾燥後會破壞胡蘿蔔素,也沒進行健康風險評估等,引起多方反對是必然的。實際上缺乏營養最好的解決方式是恢復餵母乳的習慣,以及食用當地當季原生食材。
基改科技最嚴重的缺點,就是把複雜的糧農系統簡化,化約成一兩個基因,認為只要轉進去一兩個基因問題就解決;這樣的化約論,就是種了基改作物後會發生那麼多麻煩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