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黃魚鴞寶寶「小豬」離巢了,兩個多月大的「小豬」已經會四處趴趴走,不論是爸爸瞭望的高台、洗澡的水池、保育員擺放食物的餵食台及媽媽活動筋骨的樹幹等,都留下牠的足跡。但到目前為止,保育員還沒有觀察到「小豬」自己叼食物吃,仍舊要靠爸爸、媽媽的愛心餵食。
「小豬」剛孵化時都在巢台內活動,媽媽保護得更是滴水不漏,當時想要看到牠的廬山真面目極為困難,隨著個體成長,慢慢的「小豬」會偷偷探頭觀察外面的世界,看到有人在展場附近出現,也懂得趕緊把頭藏回巢台內。一個多月大以後,「小豬」開始跟媽媽一樣站在巢台邊,最近活動範圍更加擴大,從監視器可以發現「小豬」已經把欄舍內所有的棲架都玩過一遍了,而親鳥則淡定地待在各自習慣的位置休息。
凌晨和清晨是「小豬」一家活動高峰期,天亮後則夜行性的牠們較常停留在同樣的位置休息。由於貓頭鷹的動作可以很細微、緩慢,如果不仔細觀察難免以為牠們是不會動的雕像,加上「小豬」體型跟爸爸、媽媽幾乎一樣大,就算羽毛顏色有差異,還是讓許多遊客容易認錯,對著媽媽「嘿美」或爸爸「愛洛」,興奮得猛喊「小豬」。。黃魚鴞一家總是化整為零,分散風險,除了餵食時間,很難看到一家3口聚在一起,白天「小豬」有時跟媽媽站在巢台邊,有時選擇跟爸爸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如果自己單獨休息,爸爸和媽媽的視線也會不時的關心著「小豬」。
「小豬」經常去餵食台探索,但是還沒看到牠自己取食,現階段比較常看到媽媽「嘿美」負責取食及餵食「小豬」,保育員還曾經觀察到「嘿美」抓了一隻類似蛇的東西餵「小豬」吃,連「愛洛」都跑來幫忙,跟「嘿美」一起將蛇撕成兩半,再餵給「小豬」吃。
屏東科技大學孫元勳教授的研究顯示,野外的黃魚鴞在孵化後約60日齡會離開生活了兩個月的「窩」,這時體重約親鳥的7成,飛行技巧則尚待學習。動物園內出生的「小豬」,在親鳥的認真照顧下,成長符合野外的進度,甚至還稍微超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