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環境資訊中心

專欄

2025-04-17 09:23
海運業碳排量約佔全球碳排量3%,運量卻佔了全球貿易量近九成。航運脫碳轉型除了要配備跟得上替代燃料需求的硬體設備,具備安全操作能力的船員也不可少。如何幫助全球船員都能銜接產業轉型、保障職場安全,成為綠色航運時代備受討論的公正轉型議題。 ...
2025-04-15 09:25
麵包是世界上最常被浪費的食物之一,被丟棄的麵包隱藏了高昂的環境成本。究竟如何減少麵包浪費?用來釀啤酒、打碎再製、做成益生菌飲料都是人們探索的方法。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烘焙1.85億噸的麵包,但其中有高達10%被丟棄、浪費。...
2025-04-14 09:46
位於南海,有如一顆珍珠閃閃發亮的東沙環礁群島,西側潟湖擁有廣袤的海草床。每年,懷著寶寶的尖齒檸檬鯊母鯊都會回到曾經孕育牠、陪伴牠長大的出生地,彷彿回到令牠最安心的娘家,待產、生下幼鯊,將這片最好的棲地交給下一代。 東沙環礁西側...
2025-04-11 10:47
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的海膽荒礁現象在2021年初受到廣泛報導[1],引起各界的關注。該現象重點不僅在於分布「壯觀」的高密度海膽[2],還在於這些海膽挖鑿後,竟造成大片海草床變成凹凸不平的裸露礁石。眾多的海膽不只影響了周圍的共存生物,同時改變了...
2025-04-10 09:47
初次造訪哥倫比亞,腦海中浮現的是流行歌手夏奇拉(Shakira)、香醇咖啡與加勒比海岸的熱帶天堂。但除此之外,哥倫比亞還是生物多樣性僅次於巴西的生態大國,從北到南、東到西有著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觀,是背包客熱門的旅遊目的地。 哥倫比亞氣候...
2025-04-10 09:46
AI資料中心的高耗水、耗能問題是一大焦點,今年2月在巴黎舉行的AI行動峰會(AI Action Summit)上,各國領袖共同提出「包容性與永續AI聲明」、37家企業與11國也成立「永續AI聯盟」力求降低AI環境足跡。隨著AI技術飛速發展、...
2025-04-10 09:43
提到座頭鯨的繁殖季,就會想到位於東太平洋的馬拉加灣自然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Natural Uramba Bahía Málaga)——那片碧藍海洋,應該也跟台灣所在的西太平洋一樣美麗。然而,當我結束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
2025-04-09 09:31
極端氣候、森林砍伐與不當損壞蜂巢,在威脅蜜蜂數量的同時,更讓秘魯北部的蘭巴耶克(Lambayeque)地區農作物產量逐年下降。看見這些危機的卡爾德隆(Ysabel Agustina Calderón Carlos),如何透過她創辦的社會企業...
2025-04-09 09:29
在台灣,長尾鯊(Alopias superciliosus)雖然沒有受到保育規範,但在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受脅物種紅皮書中,仍屬易危物種。 在海洋另一端,菲律賓媽媽島(Malapascua)的長尾鯊沒有成為人們的盤中飧,反而成...
2025-04-08 10:05
曾經繁茂的海草床如今只剩下漆黑的草根,這一變化促使泰國政府和研究人員啟動了危機應對措施。 埃及紅海,一隻正在吃海草的儒艮。圖片來源:Andrey Nekrasov(Zuma Press,Alamy) 披亞叻.昆拉...

頁面

訂閱 RSS - 專欄 訂閱 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