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書訊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訊

2025-03-01 13:00
2021年4月3日早上, 澳洲布里斯本港出現了一隻「麻雀」,應該是隨船從亞洲搭到澳洲去的。對,就是台灣常見的麻雀,不是家麻雀也不是山麻雀。那艘船主要載運進口糧食,發現的停靠站也是食品類卸貨區,想必這隻麻雀一路上在船艙裡吃得很爽! ...
2025-02-21 14:04
編按:《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從環境生態學、樹齡學、地理學、人類學、人類史等角度,記錄那些活了千萬年的古樹故事,本篇摘錄從一棵已經被燒焦的巨樹說起,從能阻燃的紅杉視角,講述自然野火在漫長的古樹歷史中,究竟扮演何種角色。 加州紅...
2025-02-03 13:40
海拔遷徙的現象,在世界各地的高山都相當明顯,包括你能想到的喜馬拉雅山或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都能觀察到這樣的現象。 不過,每一種鳥類適應的海拔區段都不一樣,有些鳥類可以適應很熱和很冷的地方,因此牠們適應的海拔區段較廣,例如山紅頭,我從...
2025-01-13 12:00
編按:本書作者從環境生態學、樹齡學、地理學、人類學、人類史等角度,帶領讀者進行一場橫跨數千萬年的古樹之旅,不只從科學研究古樹歷史,也爬梳圍繞著它們展開的人類歷史進程,續談古樹當今的處境與未來面臨的挑戰。 草原溪紅木州立公園。圖...
2025-01-03 15:02
台灣,是你我成長的地方,她的母親,就是遼闊的蔚藍海洋。 約莫8000萬年以前,這裡原本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地殼變動,產生了陸地,但是又被海水淹沒了。約600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推擠過來,使這個小島再次隆出水面,此即鼎鼎大名的「蓬萊造山...
2024-12-30 14:59
「坔」是「溼地」[1]的古字,也是我很喜歡的字,因為是水跟土融合在一起的涵義。台灣,何其有幸,擁有各式不同樣態的溼地,也有著豐富的溼地生態與風土人情。 過去,我研究室曾經有機會走遍台灣大部分的國家重要溼地,不論是國際級、國家級或是地方...
2024-12-09 16:42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上(11)月出版《台灣百種海洋生物:海螺與海蛞蝓》圖鑑,精選逾100種海洋腹足類動物,由潮間帶至深海,帶領讀者認識千變萬化、鮮豔亮麗的海螺及海蛞蝓大家族。 《台灣百種海洋生物:海螺與海蛞蝓》內頁預覽,昆式多...
2024-06-17 13:34
鏢旗魚漁法代代傳承,鏢旗魚團隊四季追尋著旗魚的蹤跡,靠著眼力巡視著四面大海,銳利的眼色總期盼見到旗魚在大海中揚鰭劃過水面的雄姿。鏢旗魚漁法作業所能鏢刺的魚種包含著各種大型表層洄游性魚種,其中雖以旗魚類為主,大洋性鯊魚、魟類及翻車魚等亦可漁獲...
2024-06-04 13:59
西元前300多年左右,古希臘人從地中海啟航,一路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遇到北大西洋東邊邊界流——加那利洋流(Canary Current)後,船隻自然被海流帶著往南跑。當時的地理學家和探險家兼船長皮西亞斯(Pytheas of Mas...
2024-04-22 14:35
在人們憂心於食安問題的背後,更根本的是農安問題。 全球化潮流中,農業大國的產品在經貿談判中強勢叩關,小國農業被迫犧牲,甚至政策性弱化,這是許多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的共同課題。農業的多元價值以及和環境緊緊扣連的重要性,也是極其晚近才開始受到...

頁面

訂閱 RSS - 自然書訊 訂閱 自然書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