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江雁鴨少了 擬推分區管理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華江雁鴨少了 擬推分區管理

2016年04月19日
摘錄自2016年4月18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華江雁鴨公園的野雁保護區,由於近幾年陸化嚴重,且雁鴨數量逐年遞減,動保處擬推出分區管理方式,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及永續利用區,希望有效使用河灘地。動保處表示,目前正在蒐集專家意見,並提報中央農委會審核。

在台北野鳥學會工作數年的義工林國隆表示,以前華江雁鴨公園的全盛時期,雁鴨群的數量將近有一萬多隻,受到全球暖化及陸化影響,去年估計保守僅剩1000多隻。

騰雲里長李重華表示,由於陸化面積增加,濕地漸漸變少,「野狗都可以輕易跑進雁鴨棲息地」,環境保護應該要有所調整;華江里楊華中則認為,野雁保護區不只是野鳥棲息地,也是塊生態濕地,現在大家都強調生態多元性,應該聽許各種專家學者意見。

動保處組長許萌芳解釋,過去雁鴨保護區採用全區核心管理方式,民眾無法進入,目前規劃改成分區管理,分成核心區、緩衝區及永續利用區,核心區是雁鴨最常出沒的地方、民眾依舊不可進入,而永續利用區則會開放民眾進行生態導覽、宣導等活動。至於緩衝區,如何達到緩衝效果、又不會影響到功能,還要再進行討論,當計畫確定後會提報給中央農委會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