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大屯溪攔水堰阻洄游 魚兒回不去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淡水大屯溪攔水堰阻洄游 魚兒回不去

2016年05月06日
摘錄自2016年5月6日自由時報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淡水區大屯溪中和橋到出海口封溪護魚有成,但沿線設有六座農事灌溉引水用的攔水堰,堰體造成水位落差,加上未設魚梯,洄游魚類無法溯溪洄游而上,影響生態。水利局技正蔡建立指出,將和農業局協商,以生態工法、就地取材的方向進行方案規劃。

大屯溪全長14.5公里,生態保育團體長期觀察,發現沿線所設的攔水堰阻礙洄游魚類溯溪而上,魚隻躍不上落差約有70公分的堰上;據說,周邊鳥兒都知道魚躍不上堰體,總會等在堰邊覓食。

新北市議員鄭宇恩5日邀集水利局、農業局、北基農田水利會等相關單位到現場了解狀況。
新北市河川生態保育協會理事莊清山說,大屯溪不同時節有鰻魚、毛蟹、溪哥仔、烏仔魚等,在河水、海水交會口產卵,卵孵化後要洄游到上游,卻因為攔水堰擋住,根本回不去。

協會理事長李永志說,雖然沒有正式的長期研究觀察報告,不過可以想像此可能釀成的生態傷害,期望相關單位可以利用生態工法,幫魚群搭起洄游的路。

鄭宇恩強烈要求相關單位共同解決,封溪護魚不該只是口號,「不要讓魚一直在撞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