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時候人類才開始尊重自然─談公共工程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與倫理

甚麼時候人類才開始尊重自然─談公共工程

2000年07月07日
作者: 林 智 謀( 台灣土地倫理發展協會理事&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汐湖聯絡處)

珍‧古德來訪,市府帶著小朋友宣示:一起愛護動物!這些充滿關懷的影像還深深映在小朋友腦海中,最近卻看到了工程施工,橫屍遍野。筆者路經生態豐富的碧湖,放乾了湖水,有幾部挖土機浩浩蕩蕩的在湖中作業,活生生的原生貝類混合在淤泥中,一車一車的載往掩埋地點,脆弱的生命,總是難逃人類最粗暴的施工方式。

千萬年來,蟲魚鳥獸悠遊在祖先所生存的國度裏,人類才來幾十年,往往為了需索無度的建設,趕盡殺絕。碧湖裡魚蝦貝類,不會鳴叫,否則滿湖的哀嚎聲,才足以打動人心,他們只能在炙熱的陽光下痛苦的掙扎到最後一刻。我暫停手邊的事務,提著塑膠袋下去能救多少就救多少,發現很多快消失的物種;使我想起當時高雄建港時,若能把細蕊紅樹及紅茄苳暫時移植幾棵到南部河口,台灣將永遠留下富有生態意義的物種。

台北市難得有水鴨悠遊的湖泊,水鳥每年從遙遠的北方來到這裡,陪著我們一起過年,市民不用奔波到到淡水河,在這裡小坐片刻,可看到完整的水鳥生活點滴,大中小白鷺群聚一湖,從理毛、覓食、打盹、求偶到佔地盤,生動而有趣,是知性,也是感性;其實,這完全仰賴水域的深淺及豐富的魚蝦貝類,真不知明年水鳥賣命的飛回到面目全非的第二故鄉,情何以堪?

最近環保局訂定二十年零垃圾的目標,可是有魄力的市政府要玩大的,玩久的掩埋場,找一條市內難得有成群蛤蠣的乾淨溪流源頭,一路把生態弄死,只因為這地區「人類少」,可掩埋三十八年的「地方大」,完全不顧生態評估,暴露「重量不重質」的施政觀念,成千上萬的生命不如人類垃圾,如果動物會說話,一定說:「人類是最野蠻的動物」。

在社區附近有活生生的自然陪著小孩成長,他們是幸福的一群,因為他們不用遠渡重洋去尋找,看來只是挖掉或埋掉一點點生命,也許就這樣在社區挖掉了培養未來生物學家的搖籃;大人常常會告訴小朋友「寶島物種多,歧異度高」,這些未來的主人翁也很清楚,他們住在一個令人驕傲的地方,可是大人一直破壞給他看,真不知如何做好自然教育?

其實,人類是能和自然和諧共存的,只是願意不願意,施工前找學術單位或生態團體,就人文、地質、動植物做調查及討論維護作業,花費不會很多,不這樣做,要恢復舊有榮景,花費更多。在這裡提供一些想法作為參考:

一、規劃:新開闢的工程,請專家調查出生態敏感帶,以綠手指方式開挖,儘可能留一部份空間給原住民(生物)。

二、施工:在預定地以生態重複地形劃分一、二兩期進行,先將第二期水流及地形稍做整理,以便移植第一期待保存物種,等第一期開發並復育完成,再把第二期要保留物種移回第一期,最後再進行第二期施工。這種施工方式有如下優點:

不影響必要的面積。

物種得以在原生環境保存,折損最小。

避免以外來種復育,尤其獵食性或競爭力較強者。

工程費用分期負擔,利用省下的利息支付物種保存,不會增加太多預算。

我們看得到政府努力的做事,而且也認真的規劃未來,值得肯定,民眾應多給予掌聲,但我們也期待政府更用心,也更有愛心面對無辜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