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嘗試把尿液和污水分離 減少環境污染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歐洲嘗試把尿液和污水分離 減少環境污染

摘錄自2007年1月5日新華社北京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目前歐洲國家的一些建築物裡開始嘗試安裝可分離尿液的馬桶,這種裝置能夠把尿和污水分離,而尿中的化學物質可以被回收,既解決了尿引起的環境問題,又可以使廢水處理廠成為綠色清潔能源生產者。

據刊登在英國《新科學家》週刊上的一篇文章說,僅管尿在污水中只佔1%,但污水中大約80%的氮和45%的磷酸鹽來自尿。把尿直接排進污水管道,大量的水會稀釋這些化學物質,使清除過程變得效率低下。而安裝一個名為「尿分離馬桶」的裝置,大部分尿就能單獨收集起來。專家認為,只要把50%至60%的尿分離出來,就能使污水處理廠從能源消費者變成能源生產者。

瑞典最早的試驗是1994年分別在斯德哥爾摩附近和北部建造了2個「生態村」,村中住房安裝了「尿分離馬桶」。尿被單獨儲存,農民再收集它們作為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