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旱象與伐林令亞馬遜森林陷死亡循環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研究:旱象與伐林令亞馬遜森林陷死亡循環

2017年03月16日
摘錄自2017年3月14日中廣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探索者」(Seeker)網站13日報導,南美洲亞馬遜盆地(Amazon basin)雨量減少,正導致大片森林死亡。而樹木枯死又會使這個區域的旱象惡化。

根據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一份研究,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中心(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 PIK)的科學家認為,這種名為「森林自我擴大耗損」(self-amplifying forest loss)的過程,可能引發乾旱惡性循環,進一步使亞馬遜地區的森林變少。

研究主要作者贊普(Delphine Clara Zemp)透過聲明指出,「我們已經知道,一方面,雨量減少會增加森林枯萎的風險。另一方面,森林減少也會加劇區域旱象。」

研究共同作者、巴西聖保羅大學(Universidade de Sao Paulo)的巴波薩(Henrique M.J. Barbosa)在聲明中表示,「儘管這是個強而有力的循環,卻出乎意料地容易受到環境變遷的影響。」「而人類正因透過砍樹,排放溫室氣體造成氣溫上升等作為,大規模擾動亞馬遜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