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怎麼有人在大馬路上玩充氣天鵝?
原來,這是一場「陸上行舟」的城市探索!
在你我習以為常的水泥叢林中,
在柏油路的掩蓋、與堤防的遮擋下,
河流在城市裡失去了面目、變得模糊;
河流與人的互動不再親密、逐漸遙遠而終將遺忘。
於是,就有了這一場「陸上行舟」,
用二輪替代雙槳,沿著現今的河流追尋昔日的河道,
重新探索與河共存的土地故事。
2017年9月10日的晴朗秋日裡,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號召而來、橫跨三個世代的大小勇士們,用卓越的體力與腦力,挑戰城市當中的河流探索。
勇士們拿著屬於這個城市的古代地圖,憑藉地圖上的標記及古今對照,找到它如今的位置。抵達標記位置以後,勇士們將要認識那裡的背景故事、及完成一項與故事有關的任務。
完成任務的過程,有點辛苦、也有點好笑。不過,總能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意見中、以及腳踏車東繞繞西繞繞的曲折裡,逐步靠近目標。
這,也就是城市溪流探索的有趣之處吧?
即使大部份被水泥掩蓋、即使50年前的產業與生態都已不在,
但、仍能從現存的地景、道路、建築物與慶典習俗中,讀出河流過往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距離我們並不遙遠;溪流的地景,也未必如我們想像的一成不變。
在探索的過程中,有人驚呼「原來臺北市還有這樣的稻田!」;
有人在反覆比對古地圖後恍然「其實這裡以前都是河吶!我們現在在這岸,等下走過去就到對岸了~」
勇士們於在地作家的曲調中、廟宇的壁畫裡,追尋到以往與河流密切互動的「划水仙」習俗;也走訪三腳渡,聽耆老說故事、親自握槳登舟,在歷盡變遷滄桑的基隆河中,揣摩著往昔的姿態,划一次今日的龍船。
即使深藏於都市的皮層之下,溪流仍存在。
於耆老片段的口述中、於釣客經年的竿上;
於魚群安靜啃食的藻間、於溪濱芒草搖曳的葉;
於廟宇繚繞的香煙、於龍船破水激起的重重浪尖。
如同「神隱少女」中,白龍尋回祂的名字;從過去找到完整後,才更能往未來翱翔。
分享勇士們今日的探索,希望都市中的你我往後也不要遺忘。
來看看勇士們的探索故事吧!
※ 本文原載於2017年9月14日人禾基金會「從河說起」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