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山稀有植物】僅存於水稻田的瀕絕水生植物:台灣水蕹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淺山稀有植物】僅存於水稻田的瀕絕水生植物:台灣水蕹

2018年12月08日
文:林家榮

台灣早期產業以農業為主,是人民生計的命脈。農業不僅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農田環境更孕育了許多重要的生態指標物種。農業時代,隨處可見大片綠意盎然的水稻田,以生態角度來看,它提供無數小型生物及水生植物棲息的空間,具有維持及保護物種多樣性的功能。

然而隨著產業結構變遷、耕作型態改變,再加上農村勞動力不足,水稻田逐漸轉成旱田、休耕田,甚至變成水泥建地,導致水稻田面積逐年減少,壓縮了水生植物生長的空間。此外,水生植物也常被農民視為雜草而清除,生存條件更顯嚴峻。本篇所要介紹的主角—台灣水蕹(「蕹」,音同「甕」)(Aponogeton taiwanensis Masam.),正是活生生的實例,它因為棲地減少及人為干擾,面臨野外族群滅絕的危機。

為台灣特有種 採集記錄非常稀少

水蕹科(Aponogetonaceae)僅有1屬(水蕹屬 Aponogeton),全世界約30至40餘種,分布於東南亞(中國大陸及台灣)、澳洲和非洲等地,其中非洲是本屬植物主要分布地。

台灣水蕹在台灣的採集記錄非常稀少,查閱台灣大學植物標本館(TAI)的標本採集記錄僅一份,是由日藉學者正宗嚴敬(Masamune, G.)於1941年採集,模式標本採自桃園地區一處水稻田中,隨後將它列為新種,同時也是特有種,全世界僅分布於台灣。

在分類上,中國植物誌將台灣水蕹視為水蕹(A. lakhonensis  A. Camus) 的同物異名。但由於模式標本已殘破不全,致使往後的學者無法判斷兩種是否相同,故今仍保留正宗嚴敬在1941年所發表的學名。此後50年來,台灣就不再有任何關於它的採集記錄及訊息。直到1992年李松伯老師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他在台中市清水區的水稻田中再度發現這消失已久的植物,此發現確認了台灣水蕹的新分布點位,也意味著台灣水蕹在這塊寶島上並沒有滅絕。

適應農耕環境的特殊生活史

台灣水蕹的屬名(Aponogeton),拉丁文意指該植物生長環境是在沼澤濕地。因其塊莖含有豐富的澱粉,在早期物資缺乏的時代,農民會將其塊莖除去外皮後,加糖煮食作為點心,故又有「水芋仔」之名。

台灣水蕹為具塊莖之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全緣;基生葉數枚,長橢圓形,長約5到10公分,寬約2公分,先端圓鈍,基部心形;中肋兩側具 2條側脈及數條橫生的小葉脈;葉具長柄,約5至20公分。至於其花與果的形態特徵,因至今仍無法在野外看到開花結果的植株,故筆者無法描寫此特徵,甚為可惜。

在生活史方面,每年春季四到五月水稻田淹水時,台灣水蕹的新葉會從塊莖中長出,待葉成熟後會漂浮在水面上;約在秋季11月後葉片會逐漸凋零,僅留塊莖埋藏於土壤中,待翌年生長期開始時再重新長出新葉。因此在冬季時,台灣水蕹就進入了休眠期,此期間無法觀察及發現它的蹤跡。

台灣水蕹

每年四到五月,水稻田裡的台灣水蕹會從塊莖中生長出數枚長橢圓形的浮水葉,漂浮在水面上,相當美麗。圖片來源:林家榮

台灣水蕹至今仍沒有結實的記錄,無法得知能否利用有性繁殖(種子)產生後代;目前觀察到以塊莖或走莖的方式進行無性繁殖。其利用塊莖繁殖的機制與稻田耕作方式密切相關:在稻作收割後,農耕機翻土時會將埋藏於土中的塊莖切成數小塊,這些遭切割的塊莖分散於農田裡,待翌年生長季節開始時會再生長,形成無數的小植株。台灣水蕹的塊莖具有耐旱特性,能在稻田收割後的枯水期忍受長期的乾燥土壤環境,待土壤濕潤後又能再生長,此特性也讓它能適應農耕造成的擾動環境。

台灣水蕹

只要土壤保持潮濕,台灣水蕹的葉子依然能欣欣向榮生長。圖片來源:林家榮

台灣水蕹的危機及保育

台灣維管束水生植物約300餘種,其中稀有及瀕危者有近百種,而台灣水蕹就是其中一種。依據《2017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的稀有評估等級,台灣水蕹列為國家極危(Nationally Critically Endangered,NCR) 植物,可見它的重要性及稀有度。

近50年來的採集記錄亦顯示,目前僅在中部地區的水稻田有零星的族群分布。筆者是位植物觀察者,對於水生植物相當感興趣,而在觀察的眾多水生植物中,台灣水蕹分布相當侷限,且棲息環境單一,僅生長在水稻田中,並不像其它的水生植物能生長在多樣的棲地。因此,台灣水蕹所面對的挑戰及危機最為嚴苛。

喜愛水生植物且看過台灣水蕹的人其實不少,但這些植株往往只是在人工生態池或盆栽上出現,真正能在水稻田中看到它的人確實不多。筆者很榮幸在廣大水稻區中的三塊農地發現它的蹤跡,其中一塊農地擁有豐富的族群,數量相當可觀;另二塊農地的植株寥寥可數。筆者曾跟地主閒聊台灣水蕹,他並不瞭解這植物的稀有程度,也述說它已存在此地良久,且早期廣泛分布於附近的水稻田中,但為何僅剩這塊農地有豐富的台灣水蕹族群呢?地主說他並無特意清除之,老人家種田只是想活絡筋骨,我想也因為地主的管理方式較為放任,才能使台灣水蕹的族群得以穩定生長;而筆者也才能每年都在這塊農地觀察它的生長情形。但好景不常,地主卻在2013年時將水稻田覆土填平,數百株的台灣水蕹就此消失,甚為惋惜及傷痛。

台灣水蕹 棲地破壞

台灣水蕹的生長棲地,圖為覆土前後的對比。於2013年,水稻田覆土填平後,生長於此的數百株台灣水蕹因此滅亡,甚為可惜。

保育淺山植物 政府應與棲地周邊居民合作

從保育的觀點來看,台灣是一個島嶼,植物受到長時間的地理隔離及微氣候影響,逐漸產生形態及遺傳基因的改變,各種植物都保存其獨特的遺傳資源,也有它在生態上的意義及價值,因此更應避免任何植物在這塊土地上消失。

此外,台灣的植物研究長期以來忽視田野植物調查的重要性,幾乎沒有相關的研究報告及文獻記錄。然而,這些植物的生命及棲地卻隨時可能因為環境開發而消失,使得稀有植物種類逐漸增多。

就筆者的觀察,台灣水蕹的生活史與水稻田的耕作模式(淹水、收割、休耕,耕犁)密不可分,長期下來已經可以適應水稻田耕作的型態。但因缺乏野外資料,加上土地利用型態改變,造成其棲地減少,進而影響台灣水蕹的存亡。

建議保育單位除了以圈劃保護區域的方式保護稀有物種外,應實際了解其棲地環境與周邊農業行為的型態,才能引導民眾具有共同保護棲地環境的理念。例如本文探討之台灣水蕹,若能協助或輔導農民稻田永續耕作,讓台灣水蕹與水稻維持「同存」關係,才能達到永續保育的目標。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