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署為白帶魚請命!請漁業署暫緩《試辦漁船運搬沿近海白帶魚管理辦法》,確保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永續 | 環境資訊中心

連署為白帶魚請命!請漁業署暫緩《試辦漁船運搬沿近海白帶魚管理辦法》,確保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永續

2019年08月05日
發起者:徐承堉(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黃淑德(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監事)、詹滿色(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副教授)、陳永松(宜蘭大學生技與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

連署請點此

台灣捕撈冷藏出口中國白帶魚,由2014年的4噸暴增到2018年的13,720噸,已對台灣沿近海資源帶來巨大衝擊。2019年7月24日農委會預告《試辦漁船運搬沿近海白帶魚管理辦法》(農漁字第1081327625號公告),將開放冷藏白帶魚搬運船直航大陸管理辦法,將大幅降低白帶魚運輸成本、時間,台灣白帶魚將更具有銷售優勢,可預期的將有更多台灣沿近海捕撈白帶魚銷往中國。

中國近年對白帶魚需求量極大,一年捕撈量超過100萬噸仍不夠,持續大量進口,即使掏空台灣海域也不足以塞中國之牙縫。漁業署預告之管理辦法,未設「捕撈上限」或「總量管理」,缺乏環境評估也未考量整體社會利益,若貿然實施,短期貌似提高漁民收益,但長期可能導致漁業資源枯竭,侵蝕全體漁民發展權益,更傷害全體國民共享的漁業資源。希望透過連署要求暫緩本案實施,待制訂更完善管理辦法後再行開放。

連署訴求

一、暫緩管理辦法,不應貿然實施:漁業署預告管理辦法未設白帶魚捕撈限制,將嚴重傷害沿近海漁業資源。

二、召開公聽會:漁業署應召開公開會議,邀集專家、業界與關心海洋議題之公民團體,討論白帶魚資源管理的合宜模式。

三、立即展開研究調查:建立台灣白帶魚的資源資訊,展開卸魚申報,調查整體捕撈量。

四、避免過漁,管制台產白帶魚外銷數量:在台灣白帶魚資源調查完成之前,對於外銷應採取謹慎態度,且需嚴格落實卸魚申報,以每月捕撈量進行滾動檢討,避免造成過度捕撈。

五、台產內銷優先原則:台灣海域之海洋資源為全體國民所共有,為保障國人消費優良本土漁產品之權益,需訂定內銷優先之原則。

我們可以為台灣的白帶魚做些什麼?

  1. 將訊息透過臉書、line等各種管道,分享親友並邀請他們參加連署
  2. 將你的意見或連署訴求儘快告訴[農委會漁業署]:chiatsen@ms1.fa.gov.tw ,電話:02-23835839,傳真:02-23327536。
  3. 反映給立法委員 (按下立委姓名後,左側有留言板)
  4. 任何您覺得有利行動訴求的事。

連署發起人及團體

徐承堉(責任漁業指標創辦人)、黃淑德(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監事)、詹滿色(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副教授)、陳永松(國立宜蘭大學 生技與動物科學系助理教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依照加入順序,持續邀請中)

目前連署人數 http://bit.ly/2yxxXjj

為什麼我們要連署?

一、2018年外銷中國的數量,竟然比2015年多381倍!

白帶魚為我國沿近海捕撈的重要經濟魚種之一,肉質細嫩深受國人喜愛,過去以內銷為主。近年中國對白帶魚需求大增,沿近海捕撈的白帶魚經小三通銷中,數量大幅攀升,根據海關統計,從民國104年銷中僅36公噸,至民國106年大幅攀升至6525公噸,107年更再度翻倍,高達1萬3千720公噸。

二、開放中台漁港直航只會雪上加霜!

因應白帶魚熱銷中國,漁業署2019年7月24日公開預告訂定《試辦漁船運搬沿近海白帶魚管理辦法》,將開放搬運船透過指定漁港直航中國,大幅降低運輸成本並縮短航程,預估將有更多台灣捕撈白帶魚銷往中國。然而,我國沿近海究竟有多少白帶魚資源量,是否足以支撐持續性的大量捕撈?除了銷中之外,台灣每年消費多少白帶魚數量?漁業署坦承目前並無統計,亦無卸魚申報資料可供參考。

三、白帶魚要2年才能繁殖下一代,一旦發現漁獲量下降就已來不及了!

台灣捕撈白帶魚主要品種為日本帶魚Trichiurus japonicus,大部分魚需要2年生長期才能成長到成熟狀態。亦即近年大幅翻倍的白帶魚捕撈,最快將在2019-2020年冬季才會反應在捕撈量,目前漁業署認為「白帶魚資源充足」的看法,未考慮長期效應。

四、白帶魚沒了,連土魠魚可能也跟著沒了!

白帶魚為台灣海域重要中階魚種,資源影響包括更高階之鰆魚﹑旗魚﹑鯊魚﹑鯨豚等物種,當白帶魚過量捕撈時,也連帶影響以白帶魚為食物的其他魚類,例如去年冬季土魠魚數量短少,可能是警訊之一。

五、台灣對白帶魚的研究和調查太少,一旦過漁就來不及。

國內對白帶魚文獻甚少,對族群數量等一無所知,唯一能確定的是,白帶魚不適合養殖,一旦過度捕撈無法以養殖做替代性方案。漁業署應儘速展開詳細調查,在有明確資料之前,應以最嚴謹之態度進行管理。

六、外銷中國的價格卻是台灣市場3.6折,賤賣台灣白帶魚資源!

2013-2015白帶魚台灣14大消費地批發市場交易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46元,2016-2018開始輸中後白帶魚平均價升為每公斤163元,增加11.6%,外銷中國引起國內價格上漲形成全民補貼外銷。然而大量外銷卻讓船邊價下跌,從2013-2015年10大產地批發市場平均價為每公斤62.2元,2016-2018年平均價為每公斤58.7元,下降5.6%,形同賤賣了台灣寶貴的海洋資源。

七、 本法若貿然實施後,會有什麼影響?

(1)銷中白帶魚因成本降低,產地批發價格將往下降, 刺激更大的外銷需求。
(2)台灣消費市場平均白帶魚價格再持續大幅上漲。
(3)海洋資源量快速下降,白帶魚資源面臨崩潰。

八、其他漁產直航直銷為何沒問題?

因為,目前只有台灣白帶魚是台灣近海漁業,其特性和遠洋及養殖漁業完全不同。

目前台灣開放輸中漁業搬運船,包含遠洋之魷魚、秋刀魚及養殖之石斑魚,遠洋漁業為全球之公共財﹑有跨國之漁業管理組織執行資源管理。石斑魚活魚為養殖之私有財也不涉及國產管理,白帶魚屬於沿近海國有資源,政府為唯一有管理權之單位,責任遠大於遠洋及養殖漁業之管理,更應謹慎考量。

九、賤價出口,有逃漏稅及洗錢的犯罪嫌疑。

近年來中國為台灣水產品最大出口及進口國,但是兩岸水產品貿易管理極度鬆散,走私﹑逃漏稅﹑洗錢及食品安全違法事件已是常態,政府應先加強管理,以保障消費者及產業權益。另開兩岸交易途徑需嚴格管理避免進一步傷害國家權益。

十、漁業受國家補貼,應在海洋資源永續的基礎下,以台灣全民福祉為優先。

台灣漁業免營業稅﹑免所得稅及出口免關稅,且享有各項補貼,乃由全體納稅人基於共同維護海洋環境的基礎上,提供的政府優惠。因此不能僅以純粹商業模式思考管理辦法,需納入環境永續,並能供應國民優質海鮮等社會觀點,找出適當管理模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