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村事件看台灣人民環境觀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從中村事件看台灣人民環境觀

2007年04月27日
本報2007年4月27日台北訊,薛郁欣、耿璐、陳胤安、劉香君報導

2007全國NGOs環境會議的主題之一是有關環境觀與生活態度的思考,這件事是始於2006年3月間,南投縣埔里鎮推動的「Long Stay旅遊計畫」,意外引起日本籍中村夫婦對於台灣居住品質的責難,導致台灣環境的負面效應。進而促使行政院於同年8月推動「清淨家園全民運動計畫」,希望藉由中央政府機關帶頭做清潔工作,並帶動全國民眾投入清淨家園的風潮。然而從中村事件看台灣目前的污染與環境失衡,更能看出台灣人民對於環境的態度與觀念,似乎多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甚至其他物種的共存;更處處可見冷漠對待身處環境的髒亂或染污,公德心更是低落。

東海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陳炳煌(薛郁欣攝)東海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陳炳煌,首先呼籲所有在台灣的開發行為,都必須考慮他人,更須考慮未來,因為我們都是地球的一份子。他表示曾帶領東海大學學生掃街,卻發現清掃之後髒亂如故,進而認為清淨家園計畫應該不只是環境工程、生態工程、社會工程、新經濟工程,更是心靈文化的工程。

海洋巡防總局總局長鄭樟雄也說,「將心比心」是清淨家園的核心觀念,海巡總局推動船舶污水取締、街道垃圾清理、綠色消費、減少化學物品使用、廳舍節能等措施,為的是使居民與同仁習慣成自然,反而會因為隨便丟紙屑而感到奇怪。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董事陳曼麗則認為對於密集城市來說,高樓大廈的居住方式讓人民對於公共空間的維護責任薄弱;且政府機關對外宣導措施時,與民眾互動溝通不足,對內整合行動能力也不夠強大;因此建議官員要有親和態度,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有長期持續實施的毅力,才能把人民的環境整潔習慣培養起來。

靜宜大學生態學所教授鍾丁茂靜宜大學生態學所教授鍾丁茂則直指人們的環境觀念,人類似乎只把自然環境當成供自己任意使用的資源,其中僅有可供人類利用的資材、以及可為人類社會服務的自然地才會賦予它價值。倘若溼地、灘地屬於目前難以供人開發的用地,就被視為是沒價值的廢地,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他說:「價值能夠是純粹主觀的嗎?開發單位能為自然決定價格嗎?」

鐘丁茂也提出面對自然環境的態度,必須更認清經濟的模型,其實經濟的成長曲線並不能無止境的成長,如同線性一般,從2.0%成長到5.0%。其實經濟的成長曲線應該如日出日落、月晴月缺,是螺旋式(循環式)。他舉例,一般家庭要維持生計,起碼要能達成收支平衡;而自然環境呢?就不需要平衡嗎?雖然自然環境有自淨能力,但須注意不能超過其環境承載力,經濟的開發必須打破線性的思惟,而環保團體也必須注意,不要只是阻擋不公義的開發案,更要能反思社會不同團體的利基點,思考群體多樣性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