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祖菱 | 環境資訊中心

許祖菱

傳播科系畢業後曾任新聞外電編譯、採訪編輯、自由影像工作者,現任職專注綠電與碳權趨勢的國際媒體平台《RECCESSARY》編輯。

文章列表

2022-10-07 10:36
美國龍蝦深受饕客喜愛, 卻成為北大西洋露脊鯨的生存威脅。 「看守海鮮」(Seafood Watch)9月決定,將美東緬因州、加拿大等地區所捕獲的美國龍蝦列入永續海鮮指南的「紅色」名單,建議大眾不要購買。 極度瀕危的北大西洋露脊鯨(No...
2022-10-06 10:39
隨著氣候變遷,蟲害不僅會遷移,範圍也可能跟著擴大。美國研究發現,氣候變遷可能會讓褐翅椿象(Brown marmorated stink bug,學名:Halyomorpha halys)在美國的適存環境會擴增70%。 科學家提醒,有些...
2022-10-05 10:18
腳底下這一株株不起眼的綠色苔蘚,或許是減少淹水災情的「超級英雄」。歷經六年研究,英國保育組織「未來荒野夥伴關係」(Moors for the Future Partnership)發現,在高地種植泥炭苔(Sphagnum)可有效減緩雨水往山...
2022-10-04 10:59
你昨晚睡得好嗎?人類通常會在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做夢。跨國團隊八月發表研究發現,數千種蠅虎科蜘蛛(Jumping Spiders; Salticidae)在夜晚休息時,有類似貓咪熟睡、腳不自主彎曲或抽...
2022-10-03 10:08
美國拜登政府9月15日宣布啟動「浮式離岸風電旗艦計畫」(Floating Offshore Wind Shot),將透過一系列行動方案建置離岸風電浮動平台,讓美國成為離岸風電的領導者。 預計這項旗艦計畫可為數百萬戶家庭和企業提供風電,...
2022-09-28 09:13
全球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每年交易額高達230億美元,海龜也深受其害。美國最新研究估計,在過去30年間,超過110萬隻海龜遭到非法捕殺或走私。即便有了法規保護,在過去10年間,每年仍有高達4萬4000隻的海龜受害。全球58個主要海龜族群中,有44...
2022-09-27 09:49
今天網路黑特(HATE)發文特別多?或許,這是天氣變化造成的。德國科學家在分析美國40億則推特發文後發現,在12~21°C間的推特發文最平和,超過這個範圍,無論是過冷或過熱,仇恨推文都會跟著增加。 這裡所指的「仇恨推文」並非泛指酸民言...
2022-09-26 10:10
棉鈴蟲(Corn Earworm,學名:Helicoverpa zea)會侵害玉米、棉花、大豆和蔬菜等作物,是美國常見農業害蟲。棉鈴蟲會在土壤中過冬,在冬天土壤太冷的地區,棉鈴蟲便無法存活。新研究警告,隨著氣候暖化,土壤溫度上升,棉鈴蟲的越...
2022-09-23 10:39
《氣候之家》報導,根據澳洲調度中心規劃,位於澳洲中南部的南澳州(SA)可望在未來幾年成為同級電網中,第一個不需同步機組,就能達成100%再生能源的地區。 南澳州(SA)雖然曾達成100%光電跟146%風電,但要穩定地維...
2022-09-22 10:12
國際能源總署(IEA)日前發布的「世界能源就業報告」(World Energy Employment Report)指出,由於潔淨能源就業機會增加,全球能源產業的就業人數已突破6500萬人,超過COVID-19疫情前水準。 疫情、能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