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創作者將鏡頭轉向社會,大大小小的影展中,不論是劇情片或是紀錄片、短片或是動畫,都可能會有社會議題的成分,我們每個人都身處於現今的社會,除了架空的想像世界之外,社會議題是其背景也是血肉,成為影像創作不可或缺的土壤,但在製作影像的時候,是理念先行?還是創作先行?怎麼讓影像成為與社會對話的工具?
林木材從影評人、推廣紀錄片到策展人,從一個單純喜愛影像的觀眾,被觸發對於社會結構的認識,從此決定研究與推廣影像創作,2010年即參與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14年擔任策展人至今超過6年,長期觀察國內外紀錄片創作趨勢,在台灣,從人間雜誌、綠色小組到百花齊放的台灣紀錄片風潮,紀錄片一向站在弱勢者立場,與社會運動息息相關,在不同時空背景之下,影像如何成為社會議題的發聲管道?影像的社會意識與視野代表了什麼意義?
導演鄭有傑非科班出身,做過編劇、剪接、導演到演員,以不同視角觀看創作一事,在外界來看,似乎從不避諱談論政治,擅長讓人以不同於新聞事件的眼光,再次思考對土地、族群的想法,但他認為並不是刻意把政治放入創作題材,而是我們正在經歷的一種提問,本次難得邀請到因新片《#親愛的房客》正在上映而忙碌的鄭有傑導演,來談創作背後的心情,電影人身旁永遠有值得關注的公共問題與社會議題,如何回到初衷,拍一個自己覺得最受感動、最想說的故事。
講座報名網址:https://neti.cc/rE18AwB
講者簡介
鄭有傑:
1977年生,台南人。擔任多部電影與電視導演、編劇、演員與製作人。大學時期開始拍攝16釐米短片《私顏》、《石碇的夏天》,其中《石》片獲金馬獎最佳短片、並獲邀國際影展,開啟電影之路。退伍後開始編導電影長片《一年之初》、《陽陽》,獲國內外影展肯定;編導電視劇《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1、2季)》、《野蓮香》;執導多位知名歌手的MV;製作與共同編導電影《太陽的孩子》、製作原民台電視電影《巴克力藍的夏天》。亦有參與幕前演出,如《波麗士大人》、《鏡子森林》及多部電影短片等。另有翻譯電影原著小說《橫山家之味》(是枝裕和 原著)。執導的第4部電影長片《親愛的房客》於10月23日上映。
林木材:
1981年生,台南人。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畢業,從事紀錄片評論與推廣、策展等相關工作,著有《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一書,現為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曾擔任綠盟「核電影」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