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買東西,不用出門,只要滑滑手機、動動滑鼠,吃的、用的都可以送到家。網路購物方便快速,成為消費行為的新趨勢,成長率年年升高,2019年平均一年總金額就超過了2000億元,但是你知道,網購會產生多少垃圾嗎?
根據環保署統計,網購所產生的包裝材料廢棄物,平均一年高達3萬公噸,如果換算成包裝盒或是包裝袋,數量超過一億個。加上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許多民眾連一般生活必需品,也改用網路購物,讓包裝垃圾的問題更加雪上加霜。網購平台業者就表示,今年3月份,網購的數量暴增40%的成長量,換算大約200萬的出庫。
為了減少網路購物產生的一次性包裝,環保署在2019年訂定「網購包裝減量指引」。第一階段先進行包裝減量,包裝材重量應低於包裹總重的10%,到了2020年底,要達成包裝單一材質,可以回收,而且不再使用PVC。有網購業者就從更換紙膠帶,重新設計包裝,以及調整出貨流程,著手減量。
今年有4家網購平台,進一步嘗試少量使用循環袋。環保署希望在2022年底,能達到一成的網購包裝,可以循環再利用的目標。由於處於試辦階段,並沒有強制回收機制,環保團體也擔心,是否會造成更多的浪費。
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肯定這項循環袋的使用措施,但在執行細節中,從回收點的普及、民眾配合回收的意願,和執行上的效益等問題,都需要相關配套措施。謝和霖認為,需要有一些強制手段,例如循環袋要搭配押金來實施,不然也只會造成更多垃圾的產生。
目前回收點,以中華郵政郵箱據點為最大宗,加上其他業者設置的回收箱,全台共有9200多個,如果要提高民眾回收的意願,應該還有提升空間。
新北市就有生鮮購物網路平台,以服務特定地區的概念,採取包材全回收的形式,這樣的做法,考驗著配送的方式。業者向民眾推廣回收機制,運用自家的物流系統,在物流士送貨時,將上次購物中,可再利用的保冷劑、生鮮袋、包材等做回收。
包裝減量,究竟行不行,從購買、包裝、運送,一直到回收,每個環節都關係著我們的環境。當網購成為日常,政府如何推動更積極的的包裝減量制度,業者能不能將減量,內化成生產與銷售的必要條件,而消費者除了考慮價格,能不能多點綠色消費意識。要讓網購變得更環保,關鍵在於決心。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網購減量行不行?】
12/14(一) 22:00首播
12/19(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