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孔雀蛤等於食膠?市面上購得貽貝類全含微膠粒 研究指最大達5毫米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食孔雀蛤等於食膠?市面上購得貽貝類全含微膠粒 研究指最大達5毫米

2021年01月08日
摘錄自2021年1月5日立場新聞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最新刊於《環境污染》的研究警告,市面上購買到的貽貝類全部都含微膠粒,每一克的貽貝肉更有 0.13–2.45 塊微膠粒,其中來自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貽貝污染最為嚴重。

團隊對紫殼菜蛤、孔雀蛤、波紋橫簾蛤(undulate venus)和​​太平洋蛤採樣,這些貝類都從超市、水產養殖場購買,或是直接野生捕撈,分別來自北海、地中海、大西洋、南太平洋、南中國海和暹羅灣。

團隊發現所有貽貝都含微膠粒,其中最常見的是聚丙烯(polypropylene, PP)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這些微膠粒的大小可由 0.003 到 5 毫米不等。這是首次有研究顯示,市面上出售的貽貝都含微膠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