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8日
煤炭之開發應用為推動工業文明與工業化的原動力,然而燃燒煤炭大量排放有害人體和環境之黑色「煤煙」,造就18世紀末迄20世紀中葉世界性的「煙霧時代」。日治臺灣適逢其時,北臺大量開採煤炭成為新興廉價能源,應用於全臺工業、運輸和北臺家庭之炊爨,亦形成相應之燃煤空污,由日治延續至戰後。
時人對煤煙之認識與回應存在階段性變化,最初只是厭惡煤煙帶來的髒污與不便,並以煙囪為主要管制對象。1910年代中期以降,煤煙有害健康逐漸被強調,管制轉向禁用「生煤」(戰前稱「生石炭」) —— 一種廉價、未經碳化而多雜質之原始煤炭,臺人集居且大量使用這類煤炭的大稻埕、萬華,被視為煤煙源頭,大稻埕臺灣仕紳亦於1923年、1927年、1932年三次推動「煤煙防止運動」。運動過程曾採科學分析、禁用生煤、改用熟煤、改良爐灶等作為,於健康、經濟、美觀訴求下,1935年起行動外溢臺北、基隆、桃園各地,然最終受戰爭影響暫止。另一方面,「量測」煤煙的技術(林格曼煤煙濃度測定法、檢測「降煤量」等)也曾在防煙過程被採用。
戰後臺灣煤炭的產量與消費量倍增,防煙行動重啟,此時高度參考戰前防煙經驗,但也面臨新的課題,惟至終解決黑色煤煙的,並不是防煙行動,而是能源轉型。檢討日治到戰後初期臺灣的燃煤空氣污染,其反映了全球煤煙與防煙的地方現象,然種種防煙行動看似成功,實則是「轉移」了污染。又「無色污染」屏障了時人如何認識煤煙的問題。雖然不能說是總體性地革除煤煙,然當時的防煙行動,至少改善了「眼前可見」的空氣污染。
- 時間:2022年5月30日(一)10:30–12:30(GMT+8)
- 地點:中研院臺史所802會議室+Webex線上會議
- 報名方式:https://forms.gle/XoczofKzhQc5KJmb9/5月26日截止
- 聯絡人:林于煖/E-mail:asithteh@gmail.com
-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環境史研究群
- 活動網站:https://www.ith.sinica.edu.tw/academic_look.php?l=c&no=4&id=1026&page=1&ps=20
活動日期:
2022-05-30(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