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戰地夜珍珠 不讓馬祖雌光螢消失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守護戰地夜珍珠 不讓馬祖雌光螢消失

2022年06月15日
公視記者 林書帆 葉鎮中 陳慶鍾

精神標語、碉堡與廢棄大砲,訴說著馬祖過往的戰地歷史,曾經肅殺的前線島嶼,卻也因為地理隔絕,孕育出特有生物-雌光螢,牠們既脆弱又稀少,即使輕微的環境變動,也可能讓牠們步向滅絕⋯⋯

精神標語、碉堡與廢棄大砲,訴說著馬祖過往的戰地歷史。

精神標語、碉堡與廢棄大砲,訴說著馬祖過往的戰地歷史。

在馬祖北竿島上的06據點,遊客帶著興奮又好奇的心情,走進坑道,曾經的軍事重地,已成為觀光景點,不過對當地居民而言,戰地政務帶來的影響,仍深刻留在記憶中。

馬祖北竿島上的06據點,遊客興奮又好奇的走進坑道。

馬祖北竿島上的06據點,遊客興奮又好奇的走進坑道。

橋仔村村長陳麗君回憶:「小時候我們是北竿最大村,人口有上千人,80%以上都是靠海維生,1949年兩岸隔絕以後,捕到的魚運到台灣賣太遠,成本划不來,根本沒辦法維生,1970年代才有一波移民潮。」

兩岸貿易往來中斷後,橋仔村人口銳減到只剩100多人,隨著1992年戰地政務解除,北竿有了機場,人口才慢慢開始回流,主要產業也逐漸轉為觀光業,特別是每年4到9月,美稱為「藍眼淚」的單細胞生物夜光蟲發生季來臨時,總是吸引大批遊客。

兩岸貿易往來中斷後,橋仔村人口銳減到只剩100多人。1992年戰地政務解除,北竿有了機場,人口才慢慢開始回流。

兩岸貿易往來中斷後,橋仔村人口銳減到只剩100多人。1992年戰地政務解除,北竿有了機場,人口才慢慢開始回流。

更稀有的發光生物 雌光螢

事實上,馬祖列島還存在一種更為稀有的發光生物——雌光螢。通常螢火蟲是由飛舞閃爍的雄蟲,來吸引雌性,雌光螢卻是由不會飛的雌蟲,發光吸引雄性,雄蟲幾乎不發光,這也是雌光螢的名稱由來。

馬祖列島的雌光螢。

馬祖列島的雌光螢。

軍管時期因為燈火管制與宵禁,居民夜間不能隨意外出,可能是馬祖的雌光螢很晚才被認識的原因。2006年,時任南竿仁愛國小校長王建華,在東莒島意外發現雌光螢,當時大家還以為,牠是台灣也有分布的大場雌光螢。

直到2012年,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的何健鎔博士,才確認馬祖列島兩種雌光螢都是特有種,並為其命名。牠們分別是僅分布在北竿島、大坵島與高登島的北竿雌光螢,以及東莒島、西莒島的東莒黃緣雌光螢。

何健鎔去世後,雌光螢的研究由文化大學森林系副教授謝佳宏接續。他與研究助理從2017年起,每年3到6月都會來到馬祖進行調查。

謝佳宏說明,北竿雌光螢與東莒黃緣雌光螢的成蟲發生期,分別是4到6月及3到5月,日落後約20、30分鐘天色全黑後,雌蟲就會從枯枝落葉堆之類的躲藏處,移動到道路兩側草叢等較開闊的地方,舉起尾部的大型發光器,開始發光、吸引雄蟲前來交配,發光時間僅持續約1小時。

天全黑後,雌蟲會移動到道路兩側草叢等較開闊的地方,舉起尾部的大型發光器,開始發光。

天全黑後,雌蟲會移動到道路兩側草叢等較開闊的地方,舉起尾部的大型發光器,開始發光。

遺傳多樣性低 易受環境變動衝擊

除了野外調查,研究團隊也會採集部分雌光螢回實驗室研究,他們發現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DNA分析結果顯示,馬祖兩種雌光螢的遺傳多樣性都很低。

謝佳宏解釋:「遺傳多樣性越高,越有利於生物的適應演化,但馬祖列島的雌光螢,在各個島內的遺傳多樣性幾乎是零,如果發生一時無法適應的環境變動,物種可能就會滅絕。」

雌光螢求偶時偏好開闊環境,時常出現在道路兩旁,這也讓牠們容易受到道路拓寬或整修的影響。雌光螢的雌蟲因為沒有飛行能力,生活範圍非常侷限,即便是面積只有幾平方公尺的造景,也可能讓牠們失去家園。研究團隊在北竿島已經發現幾個棲地,因為遭到上述的人為擾動,族群數量大幅下滑。

光害 雌光螢要面對的另一個危機

人工光源的影響,除了強度,還有光的波長。謝佳宏說明:「現在主流的LED路燈,波長範圍很大,跟雌光螢的發光波長完全重疊,因此會干擾牠發光求偶。我們觀察到一旦雌蟲被LED燈照射,就會放下尾部、停止發光。」

為了守護珍貴而脆弱的雌光螢,連江縣政府與林務局在今年5月正式公告,將北竿島、東莒島及西莒島雌光螢族群較穩定的區域,劃為保護區,總面積約13公頃。並且從保護區的核心區開始,逐步將原有路燈,更換為波長不會影響雌光螢的「螢火蟲路燈」。

從保護區的核心區開始,逐步將原有路燈,更換為波長不會影響雌光螢的「螢火蟲路燈」。

從保護區的核心區開始,逐步將原有路燈,更換為波長不會影響雌光螢的「螢火蟲路燈」。

保護區居民 積極參與保育活動

另一方面,緊鄰北竿島保護區的橋仔村,居民也越來越積極參與認識、保育雌光螢的活動。村長陳麗君說:「4、5月時,我們會去觀察哪裡還有雌光螢,盡量不去驚擾牠,不要破壞牠的生態環境,你才有這個資產,資產破壞掉就沒有了。」

在橋仔村經營民宿的曹育霖感嘆,以前民宿旁的道路曾有不少雌光螢,新設路燈後就幾乎看不到了。他希望保護區以外的燈光設置,也應該有更周全的考量:「如果路燈可以矮一點,或是不要設那麼多,不僅可以避免影響到雌光螢,藍眼淚欣賞起來也會更美。」

過去馬祖人夜間避免燈光外洩,是戰時體制的要求,如今少開一盞燈,則是對島嶼獨特生態系的溫柔。期待更多人的細心守護,讓這些戰地上的夜珍珠,能夠長長久久,持續璀璨。

從保護區的核心區開始,逐步將原有路燈,更換為波長不會影響雌光螢的「螢火蟲路燈」。

從保護區的核心區開始,逐步將原有路燈,更換為波長不會影響雌光螢的「螢火蟲路燈」。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守護戰地夜珍珠】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