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
人工養殖有望 海科館與海大成功培育石花菜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今日上午宣布,成功透過在海科館研究場域在室內以少量生殖孢子誘發出大量優美石花菜幼苗,並且將人工培育出的幼苗放養於戶外池,順利栽培出大量的優美石花菜藻體。
大型底棲海藻群落是海地區中重要的海洋生物之食物來源,同時也是許多海洋生物棲息地及庇護、棲息、產卵、孕育下一代的繁殖場的場所。但近年來,受全球暖化造成的海水表面溫度上升,以及棲海藻群落遭大量採集,產量日益稀少。海科館指出,下一步的研究重點將測試優美石花菜是否可在戶外池環境下培養出帶有生殖孢子的藻體,以達成優美石花菜可完全人工養殖的方式。(工商時報報導)
宜蘭海域鯖魚產卵調查結果 吻合限制作業規定
水試所今天說,近年導入科學調查評估宜蘭灣花腹鯖產卵親魚群現存量,採到花腹鯖魚卵的23樣站中有18站距岸12浬內,建議維持現有禁止總噸位100以上鯖鰺漁船距岸12浬內作業規定。
宜蘭灣是鯖鰺魚類在台灣海域的產卵場之一,調查顯示包含花腹鯖、白腹鯖與日本竹筴魚的魚卵,都出現在宜蘭灣海域。(中央社報導)
環團籲研商室內漁電案場納環社檢核具體作法 避免假養殖真種電
因應室內漁電開始蔓延至漁電共生環社檢核區位之外,甚至到特農區農牧用地設置的亂象,農委會去年底預告修正,針對在農牧用地設置室內漁電設施,除發電自用外,農牧用地僅限於環社檢核優先區及先行區的區位可設置。環團今發聲明肯定此作法,並呼籲農委會與經濟部盡速研商室內漁電案場納入環社檢核的具體作法,避免「假養殖真種電」。
環權會表示,限縮室內漁電於現行已盤點過潛在環境、生態與社會影響的環社檢核的區位,較為合理,本次修正也排除關注減緩區內的農牧用地設置室內漁電設施,屬正確做法。(聯合報報導)
桃園八德霄裡分渠冒大量泡沫 環保局稽查開罰上游工廠
桃園市政府環保局昨天傍晚接獲民眾通報,八德福德橋河面漂浮大量泡沫,循線追查發現上游慶紅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廢水處理程序與許可證不符並逕行運作,稽查人員當場以違反《水污染防治法》開罰,最高可處600萬元罰鍰。另外環保局採水樣送驗,若超過放流水排放標準,將依違反水污染防治第七條規定告發,最高可處2000萬元罰鍰。(自由時報報導)
被劃入「國土保育地區第一類」 嘉義縣民說明會上抗議
嘉義縣政府今天下午2點在竹崎鄉公所舉行第三階段國土功能分區劃設說明會,上百名民眾與會,其中竹崎鄉中和村草山、龍美、隙頂、龍頭、石棹等阿里山公路沿線聚落居民,在說明會中遞交連署陳情書還拉布條抗議,認為被劃分為「國土保育地區第一類」的功能分區,已嚴重影響當地居民權益,反對既有鄉村聚落耕地劃設國土保育地區。他們並向內政部喊話,政府不要巧取豪奪人民財產,提出改劃為「城鄉發展區」訴求。(自由時報報導)
英國2022年均溫超過10℃ 創下最熱一年
《法新社》報導,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今天證實2022年是英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平均氣溫為10.03℃。年平均氣溫超過10℃,為有記錄以來首見。排除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影響,年均溫逾10℃在自然的氣候環境下,可能500年才發生一次。英國氣象局的氣候歸因科學家克利斯蒂迪斯(Nikos Christidis)指出,本世紀末前,若未能大幅減少碳排放量,「英國年均溫10℃可能會幾乎年年發生」。(中央社報導)
巴西新任環境部長上任 新增森林砍伐控制等單位
2022年當選巴西眾議員的席瓦(Marina Silva)昨(4日)接任環境部長一職,表示巴西將不再是自然環境的棄兒,並宣布新增森林砍伐控制等多個署級單位,包括森林砍伐控制和領土規劃署、生物經濟署、城市環境管理與環境品質署以及傳統民族和社區與永續農村發展署,同時將環境部改名為「環境與氣候變遷部」。環境與氣候變遷部還將增設氣候管理署,作用類似巴西國家太空署,負責監測巴西生物群落的森林砍伐和火災,以及監測巴西的氣候,以應對全球變暖問題。(中央社報導)
確保未來綠能供應 挪威與德國攜手合作
挪威和德國今天簽署聯合聲明,將增加再生能源生產並發展綠色產業,在此之際,這兩個北約盟國正尋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使德國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這份聯合聲明概述氫能、電池技術和離岸風力(Offshore wind),以及碳捕獲及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的合作步驟。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和德國公用事業公司萊茵集團(RWE)今天稍早表示,雙方計劃開發一條用於生產和使用低碳氫的工業供應鏈。哈柏克說,這條氫氣管道如果持續建設,可能將從2030年開始輸送氫氣,德國並計劃在這一年,至少在其西部各邦逐步淘汰煤炭。(央廣報導)
文化遺產發展綠能不用犧牲美感 隱形太陽能板助力義大利古蹟
義大利新創的Dyaqua公司,研發的「仿古羅馬磚」太陽能板,為世界遺產提供新的永續方案,解決綠能需求又不在古城顯得突兀而犧牲美感。
Dyaqua磁磚太陽能板由可透光的聚合物化合物跟傳統太陽能電池製成,這樣一來日照就可以穿透最上層的聚合物化合物,讓底下的電池發電。成員 Elisabetta Quagliato表示,還可以選擇石材、木材、混凝土和瓦片等不同外觀,這是兼具遺址保護跟綠能永續的選擇。(科技新報報導)
巴基斯坦洪災導致900萬人面臨陷入貧困的風險
巴基斯坦氣候適應國際大會將於下周在日內瓦舉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今天表示,除了受去年夏天巴基斯坦毀滅性洪水直接影響的3300萬人之外,又有900萬人可能陷入貧困。巴基斯坦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哈什米(Khalil Hashmi)對此表示認同。 他指出,在受緊急情況影響的3300萬人中,由於一些地區的洪水仍然沒有消退,大約有800萬人仍然「嚴重流離失所」。 當前最緊迫的需求是住房、農業和生計。(聯合國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