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通過核一乾貯設施水保計畫案、美中承諾共減甲烷排放、阿富汗強降雨致洪災逾300死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新北通過核一乾貯設施水保計畫案、美中承諾共減甲烷排放、阿富汗強降雨致洪災逾300死

2024年05月13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5月10~12日

穿山甲現蹤台南關廟區幹道 疑遭攻擊威脅

臉書社群「台南大小事」11日上傳關廟區1隻穿山甲疑被流浪犬追趕影片,保育人士表示,台南淺山地區偶見穿山甲出沒,但穿山甲「怕生」卻在幹道現身,可能肇因於遭到攻擊威脅。(中央社報導

苗縣大桃坪土資場開發環評案 抗議聲中過關

苗栗縣大桃坪土石方資源堆置場環評案10日審查過關,會前發起抗議表達反對的自救會指出,土資場一旦設置,重車頻繁出入,恐衝擊明德水庫周邊觀光與交通,不排除進一步採取行政訴訟。(中央社報導

花蓮玉里山區出現狂犬病鼬獾 縣府增疫苗施打場次

花蓮玉里山區上(4)月有鼬獾闖入民宅咬傷人,經送驗確認為狂犬病陽性,本(5)月10日早又有鼬獾在赤科山區產業道路打轉後掉落駁坎,推測帶原性極高,花蓮縣府呼籲民眾帶飼養犬貓注射疫苗。(中央社報導

核一乾貯設施水保計畫案 新北市府今通過

新北市政府10日趕在最後期限,通過核一乾貯設施的水保計畫案。台電表示,依照程序維護保養,密封鋼桶一直存放在空調的空間中,最快明(2025)年初可將爐心內燃料棒移出。核安會表示,未來熱測試作業期間,將要求台電邀請國際技轉廠家參與;核安會也會組成專案稽查小組,確保燃料運貯作業安全。(公視新聞網中央社報導)

花蓮地院外瀕危幼狐蝠墜落 母2日未出現送野灣照養

花蓮林保署自4月底救援第一隻小狐蝠後,本(5)月7日又接獲第二起通報有幼蝠墜落草地,因母蝠一直沒有出現,擔心小狐蝠會死亡,經評估後送野灣動物保育協會照養,後續視情況再行野放。(公視新聞網報導


印尼碳貿協攜手黃金標準 加強碳市場認證兼容性

報導碳相關產經消息的Carbon Herald新聞網指出,自願性碳市場認證機構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與印尼碳貿易協會(IDCTA)經由6日簽署備忘錄,成立一個聯合工作小組,目標是強化印尼碳市場規範和黃金標準的認證方法之間的兼容性。黃金標準執行長瑪格麗特.金(Margaret Kim)說:「透過這項合作,我們可以取得更多成果,將資金引向能發揮最大影響力的地方。」(中央社報導

阿富汗強降雨致洪災逾300死 當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中東國家阿富汗發生季節性強降雨,導致北部幾個省份山洪爆發,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統計,死亡人數超過300人還有數千間房屋摧毀或損壞,讓當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而加拿大則是進入野火好發期,亞伯達省的石油重鎮已經發布疏散警報。(公視新聞網報導

澳洲訂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 仍將繼續開採天然氣

管澳洲仍致力於在2050年底前達成淨零碳排這項目標,澳洲執政的工黨(Labor)政府近期推出推動天然氣開發的戰略,強調這是關鍵亞洲貿易夥伴的需求。澳洲資源部長金恩(Madeleine King)表示,在全球轉向潔淨能源的過程中,「直至2050年及以後」都還需要天然氣。(中央社報導

美中氣候特使換人後首會 承諾共減甲烷排放

作為世界兩個最大甲烷排放國,美國及中國雙方新任氣候變化事務特使5月8日至9日在華盛頓舉行正式會議,雙方會談後,兩國允諾攜手共同減少甲烷排放。此外,會後中方說法強調雙方願進行技術政策交流,另對美方觸及產能過剩議題則未說明。(中央社中央社報導)

韓海水部推導入海洋碳權交易制 活用海藻減碳

為因應地球氣候變遷,實現碳中和目標,韓國海洋水產部10日表示,將推動導入「海洋林碳權交易制」,爭取讓國內由海藻類植物組成的「海洋林」獲認證為藍碳。(中央社報導

※編輯室另策劃2024年熱浪事件整理,頁面每日更新,詳見此